“掌握AI后我更强大了 ”
“小SI,AI来了,我们怎么办?”“肯定是拥抱AI呀!”
在时代车轮呼啸而来的时候,主动也好,被动也罢,亮哥和张鹤选择了离开。而小SI的选择则是跳上这辆车,在她看来,AI于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来说,是挑战也是机会。离开大厂后,小SI做短视频,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养活自己肯定不是问题,但大富大贵也绝无可能。
小SI在广州美院读书时,导师常说,“你们没赶上好年代。上世纪90年代,经常有设计师接一笔设计的单就会换70-80万的车,但现在平面设计为什么衰落了,因为50块钱就可以设计一个名片,设计个菜谱,设计已经模版化,这种模版化可以视为AI最早的雏形。“
现在AI都已经这么强大了,对当下的小SI来说,她一直在思考的是如何一人成团,重复性的体力性的活AI都可以帮你搞定了。
“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她就回到了设计的本质——创意和灵感。”小SI告诉《AI光年》。
“整个市场上,有竞争力的设计师分为两类,一类设计师本身就是创意和表达做的非常好;而另一类则是技术能力非常强,包括软件应用的能力,比如3D,比如渲染,是实实在在花了时间在作品上的。”小SI阐述。
小SI是沈阳人,大学期间看到广州看到陈家祠那些精美的雕塑和浮雕,让她大为震撼,这不就是中国的洛可可和巴洛克吗?震惊之余,小SI更多的是感慨,“我要是雕刻做到这样的水平,这样的工作量,我得累死,一年时间只能雕刻一扇门。”
众所周知,达芬奇用4年画出了《蒙娜丽莎》,莫奈用7年完成了《睡莲》,宫崎骏则是埋头耕耘13年,才完成了《风之谷》的手稿,而AI,以其不眠不休的强大效率正在改变着当下的这一切。
小SI说,“当下AI表现出的融合能力已经超过了行业里90%的从业者,艺术创意里有很大一部分属于体力劳动的部分,现在体力劳动这部分AI承担了。”
对有创意的设计师来说,在AI的加持下,他们将变得比任何一个时期都强大。
“叶青是国内TOP级的设计师,擅长3D,也喜欢摄影。现在他尝试用AI来出照片,他不断的用作品挑战AI的极限,一次次迭代中,作品也越来越细致,后来叶青把照片发到站酷社群里,大家感慨,他竟然用AI用的这么好!”梁耀明告诉《AI光年》。
图片来源:《赛博朋克 机械大黄蜂》- 叶青(站酷ID:ATIME斯基)
梁耀明,视觉创意平台站酷创始人,1978年出生,广州人。据悉,全中国有1800万设计师,而目前站酷有1700万注册用户。梁耀明,曾做过十年平面设计师,而后就职于盛大网络和猫扑,2006年创立站酷。
“整个设计行业已经来了一个颠覆性时刻和革命性时刻,现在的这个时代跟以前的PC互联网时期和移动互联网时期都不太一样,未来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AI技术是值得去拥抱的。”梁耀明说。
梁耀明参与了中国互联网这么多年的跌宕起伏,他的人生哲学是“做人逆流而上,做事顺势而为。”今年2月份,美图花了3亿收购了站酷。这桩收购中,梁耀明的着眼点是“让设计师利用美图的AI技术能赚到钱。”
“希望站酷能够帮助设计师掌握新的技术工具,专注于创意或者视觉的呈现。”美图创始人吴欣鸿认为,“人都是在变化中去学习成长的,需要善用新的工具。”
于雨是诣想华苒的创始人兼设计总监,高高瘦瘦,扎着马尾,颇有艺术家气质。他是法国国立艺术设计学院建筑管理硕士,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博士研究生,擅长酒庄、主题公园设计和文化IP开发,北京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和兰州丝绸之路主题公园都是于雨的设计作品。
于雨现在开启了他的第三次创业,他购买了作为电影编剧的哥哥于雷的剧本《火星大战》,以一个剧本为原始,进行小说、电影、主题公园等IP品类的全产业链开发。于雨以清华设计团队为主组织了全球70人的IP研发团队,团队有天文学博士、科幻作家、电影编剧、AI设计师、主题公园设计与运营等人才。
于雨每天都可以在中途岛的社群里看到他的设计师工作的进展,这个社群接入了midjouney。通过这个AI生成平台,于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节省了很多人员成本。
AI抢走了我的工作 ,大厂设计师转行开酒馆 - “掌握AI后我更强大了 ”
目 录
第 3 页 共 4 页
- 点击数: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