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过来查房,说综合评估还是肝脓肿的可能性更大,别害怕。
吴某听到这句话后,稍微宽心,但说不害怕那是假的。
什么叫做肝脓肿?顾名思义,就是肝脏里面有化脓了,脓液集聚在一起,形成了脓肿,这就是肝脓肿。至于为什么会有肝脓肿呢?不好说,有些人是腹部手术、创伤等导致细菌侵入肝脏而形成脓肿,也有一些人是患有乙肝、糖尿病而导致细菌容易侵入血液循环导致肝脓肿,还有一些人说不上什么原因,吴某可能就属于后者。
肝脓肿虽然比肝癌好很多,但如果处理不及时不果断,那也是会死人的。毕竟肝脏是人体重要脏器,一旦脓肿扩大或者感染入血,引起休克或者肝脏功能衰竭,分分钟会置人于死地。
绝非危言耸听。
你有发热,而且差不多2个星期的反复发热,又有腹部不舒服,再加上B超的提示,考虑肝脓肿可能性很大,但还是需要进一步做CT检查。CT同时也能明确诊断到底有没有肝癌。
吴某又焦虑了。一个简单的感冒,后面以为是胃癌,还好是胃炎。但现在又说是肝脓肿,还说不能排除肝癌。
事情发展太快,吴某有点接受不了。
但是接受不了也得接受。
做吧,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检查。吴某低声说。
当天就安排了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必须要做增强,要打造影剂,医生说,如果不做增强,那就没办法很好排除是不是肝癌。因为癌症细胞的血管是很丰富的,毕竟癌细胞要疯狂生长,那当然需要更多的血管带来更多的血液和营养物质。所以我们往患者身体注入造影剂后,造影剂也会随着血流入肝脏,从而让肝癌无所遁形。
肝癌的诊断,单独靠CT平扫+增强也基本能确定了,不一定需要病理活检。
但是造影剂会可能对肾脏有损伤,而且部分人可能会对造影剂过敏,所以注射造影剂要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有风险,大家要一起承担。医生说。
理解,明白,我签字吧。吴某说。
吴某签字后,忐忑地进入了CT室。
几分钟就做完了。
医生比吴某更迫切想知道到底是不是肝脓肿或者肝癌,所以直接让CT室急诊出报告。
这回吴某是幸运的。
不是肝癌。
是肝脓肿!
CT这个诊断是非常可靠的了,综合吴某所有依据,诊断肝脓肿已经板上钉钉。多数肝脓肿都是高热,腹痛,而吴某一直是中低热,考虑可能跟使用了抗生素有关。之前的抗生素有点效果,但效果又不是太好。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思考怎么治疗。
大多数肝脓肿都是细菌感染,而且吴某复查的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更高了,这也提示是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很大,所以使用抗生素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要静脉使用强力的抗生素才行。
其次更关键的是,要想办法把脓肿切开引流。
一个脏器化脓了,你单纯用抗生素那是不行的。抗生素没办法进入脓肿里面,必须想办法切开脓肿,让脓液流出来,才可能使得脓肿愈合,控制感染。道理是很简单的。
但我们怎么能够切开肝脏呢?创伤也太大了吧。
还好,我们有折中的方法,医生告诉吴某说,我们可以用一根长长的、细细的针从皮肤刺入,对准肝脏,直接刺入肝脏脓肿里面,抽出脓液,一样能起到引流脓液的目的。
怎么保证刺中脓肿呢,万一刺到正常的肝脏怎么办。吴某有些害怕,所以问了医生。
我们当然不是闭着眼睛穿,我们是在B超引导下的,B超就是我们的眼睛,一般不会有问题的。当然,所有操作都是有风险的,也可能扎到血管、胆管或者其他并发症。医生解释说。
只有把脓液引流出来,才能治愈肝脓肿。否则脓肿里面都是细菌,这些细菌随时可能再度入血,甚至会侵犯其他脏器,到那时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必须要肝穿刺脓肿。医生斩钉截铁地说,似乎不容吴某拒绝。
吴某当然知道医生是为自己好。但一想到这根针,腹部就隐隐作痛。
再说,虽然我们已经留了血培养,但还不知道脓肿里面确切的细菌是什么,我们只有把脓液抽出来拿去化验,才能知道是什么细菌,才能更精准地使用抗生素,病情恢复也会更快。
经过医生的解释,吴某松动了。渴望战胜疾病的信念超过了恐惧。尤其是有妻子的鼓励,吴某视死如归地签署了同意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
只是没想到自己一下子惹上这么多问题,有些郁闷。吴某自己觉得。
当天就安排了经皮肝脓肿穿刺。
看着一管管脓液从针筒抽出,医生的眼睛都亮了,这就是典型的肝脓肿,看这脓液多漂亮....管床医生指着脓液跟旁边的几个规培医生说,但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病人的脓液怎么能用漂亮来形容呢,这脓液是邪恶的,不漂亮。
但不管怎么说,脓液抽出多一管,意味着病情可能会更好几分。
直至B超看不到明显脓液了,而且再抽也没多少了,才停止抽液。
留了脓液去培养。
吴某咬着牙坚持做完了。其实也不是很痛,毕竟有局部麻醉。更多的是担心和害怕。
第二天,吴某的体温降至了37.8°C,在这之前每天都有升至38.5°C左右。
第三天,复查感染指标都往下走。血培养和肝脓肿脓液培养结果先后出来了,都是大肠埃希菌,细菌的确入血了,幸亏目前所用的抗生素都是敏感的。
第四天,吴某没再发热了。胃口比之前好一些,起码能吃几个包子了。
看着体重秤上已经明显宽松的裤头,吴某露出了笑脸,说这回真不用可以减肥了,大半个月瘦了将近10斤。虽然是苦笑,但这却是住院以来他第一次笑容。
到第7天的时候,复查腹部CT,肝脓肿已经明显缩小。复查感染指标几乎已经降至正常。
病情显著缓解后,吴某带药出院了。
一个月后回来复查腹部CT,肝脏已经看不到肝脓肿的踪迹了。
终于,有惊无险。
吴某的遭遇是苦逼的,但所幸结局还是好的。肝脓肿是很凶险的疾病,虽然比肝癌要好一些,但如果不及时诊断治疗,也是会出大问题的。幸亏他及时住院检查。我们普通人看到这个病例,应该有如下几个教训:
1、普通感冒、呼吸道感染,一般发热不会超过10天的,如果超过10天,估计会有别的问题,或者一开始就诊断错误了,必须仔细检查。
2、很多疾病都会有导致胃口不好、乏力、精神不好等症状,不一定就是胃溃疡、肺炎等等,还可能是很多别的,比如这里的肝脓肿,几乎所有感染性疾病或者其他重症,都会导致胃口不好、乏力。
3、医生并不是神仙,医生的水平也是有高低的,而且疾病也是复杂的,同一个疾病在不同人身上表现可能是极为不同的,医生限于本身的知识水平难以每次都做出准确判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治疗和检查。但不管怎么说,医生自己加强知识储备和责任心,才是最大程度避免误诊的关键。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