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怎么判断自己有抑郁症?
抑郁症的诊断不算太难,当有上述表现的时候都要警惕。可以对着以下表格来看,同时符合ABC才能考虑诊断。A可能比较容易处理,难点在C。因为诊断抑郁症首先要排除一些躯体疾病,比如一些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会有类似抑郁症表现,但是经过治疗甲减是可以恢复的,不能诊断抑郁症,所以心理科门诊老师通常都会给病人查甲状腺功能,目的就是排除甲亢或者甲减的影响。
还有,肝豆状核变性或者其他肝炎可能出现类似抑郁症的表现。
一旦怀疑自己有抑郁症可能,或者身边人有这个可能性时,尽早建议他们到专业机构就诊,尽早做出抑郁症诊断,尽早干预。再次强调,抑郁症也是一种病,不要把抑郁症妖魔化,病人之所以会有奇怪的认知,那是因为病了。就跟精神分裂症一样,病人是痛苦的,药物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即便不能全部解决,但是可以大部分解决,对患者及其家庭来说都是可以救命的。
4、怎么治疗抑郁症?
抑郁症的治疗目标是:抑郁症状缓解(临床治愈),功能水平恢复到病前状态。目前倡导的是全程治疗,即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维持期治疗,换句话说,不要随便停药。
为什么不要随便停药?因为抑郁症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所以需要长期治疗。要让患者及家属都知道,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长期服药控制。不能治愈的疾病太多了,抑郁症并不是独此一家,冠心病、哮喘、慢阻肺、高血压、乙肝、糖尿病、大部分癌症等等,哪一个是可以治愈的?基本都是需要长期用药物控制治疗。
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手段,而且药物多种多样,但总体疗效差不多,50%-70%的有效率,目前首选的有效抗抑郁药物如下:
抗抑郁药物
(图表整理自:《实用内科学》第十五版)
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还有物理治疗,包括改良电休克治疗、跨颅磁刺激。电休克治疗有效率达70%-90%,高于抗抑郁药物的有效率,对于严重抑郁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紧张症状、自杀危险、拒食的患者可作为一线治疗,起效迅速。
我们简单说一下改良电休克治疗。最早的是普通电休克治疗,一开始有医生发现诱导患者癫痫是可以治疗精神障碍、抑郁症的,后来发展到用电休克疗法, 就是短期内让患者大脑过一遍电流刺激,诱发癫痫,从而控制精神障碍疾病。想必大家也听说过,让患者过一次电,猛烈的抽搐,然后精神障碍方面短暂控制住了。但电休克疗法看起来太残忍,似乎在惩罚患者一样,而且也容易引起很多并发症,甚至容易强烈肌肉收缩而导致骨折。
现在我们电休克疗法都是改良的了,先给患者注射镇静药(失去意识、感觉不到痛苦),然后注射肌肉松弛药(让患者肌肉不会痉挛),再给予电刺激,这时候患者大脑会有癫痫波形,但是肢体不会抽搐,感觉更舒服了,家属看起来也会觉得更加人性化,而不像以前那样需要几个人按住患者那般恐怖。
但这种改良版的电休克治疗也是有风险的,因为要注射镇静药、肌松剂,患者在治疗期间会失去自主呼吸,这就需要操作者(通常是麻醉科医生)高度关注患者情况,给予辅助呼吸维持患者氧合,让患者顺利恢复自主呼吸。现在又有改良版再升级,使用的是更长效的肌松剂,然后用上麻醉机,患者就更安全一些,治疗效果也更好,但动作也很大,每次都要类似手术全麻那样。
总的来说,改良电休克治疗是一个办法,但一般用于比较严重的、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而且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成功的,需要好几次一个疗程,并且以后仍然可能复发,还是得配合药物治疗。
5、什么时候可以停药?
刚刚我们讲了,抑郁症最好长期用药控制治疗。急性期好转后,还要巩固期,预防复燃。巩固期4-9个月,治疗药物剂量与急性期相同。过了巩固期后,进入维持期治疗。
原则上长期用药才是最安全的。但是部分患者控制的比较理想,而且实在是不愿意长期用药,那能不能停药呢?可以尝试,但是有风险。如果病情稳定,在维持期一段时间后可逐渐药物减量。避免突然停药,要逐渐减量。停药后最初2个月是复发的高风险时期,一旦复发,应及时用药。而且要告诉患者及家属,停药后有复发风险,还有停药综合征等。
希望所有抑郁症患者都能得到合适的治疗,当自己有上述情况时,不要讳疾忌医,一切症状都是疾病导致的,不是真实状况。你认为前途渺茫、生不如死,事实上也并非生不如死,而是疾病引起的,用了药物是可以改善这种情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