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坦诚,李医生接触抑郁症比较少,平时工作中很少遇到这类病人,我对抑郁症的印象还是大学课本和实习阶段在精神病医院跟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患者的交流,那也只持续了2个星期时间,认知不多。下面资料来源教材、文献:
1、为什么会患抑郁症?
研究显示创伤和不良生活事件与成年抑郁症的起病风险和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应激性生活事件也是重要危险因素。
但抑郁障碍的病因迄今未明,所以没办法完全治愈。关于病因,目前有许多假说,包括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心里社会因素等。
抑郁症有家族聚集现象,患者的双亲、同胞、子女中患抑郁症的人数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所以有人认为抑郁症跟基因有关。但一般认为基因仅仅决定抑郁症的易感性,而环境则是抑郁症发生的触发器。换句话说,抑郁症的发生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神经生物学呢?这个比较复杂,主要是一些神经递质的异常分泌引起发病,到研究不够彻底,也不能完全解释,只能说是一个假说。
心理社会因素是很关键的,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在首次发病时存在一定的心理社会因素,比如不愉快的事件,特别是严重生活事件(比如父母离异、受虐待等等)、接踵而来的事件或长期应激性事件(比如婚姻不和睦、冷暴力等)。
总的来说,抑郁症病因不是完全明确,当它要来的时候,我们预估不到,但要做到警惕,早期发现。
2、抑郁症会有什么症状?
心境低落、兴趣丧失和愉快感缺乏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
所谓的心境低落是很容易理解的,就是心情不好,情绪低落,甚至悲观绝望,觉得这辈子就这样了,这个病治不好了,对人生失去了盼头,甚至自寻短见。
以往喜欢的活动、节目等等都突然之间不喜欢了,比如以往喜欢唱歌、吹笛子,突然就不想开嗓子了,笛子也束之高阁了。整天唉声叹气,双眉紧锁、愁容满面,沉默少言。
多数患者还会伴有焦虑、容易被激怒等。
思维迟缓,自觉脑子转得慢,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对一切感到悲观,这种悲观是装不出来的,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回忆过去,会把一些小事夸大,认为是不可原谅的罪过,比如平时偷了同桌的橡皮擦,同桌高考落榜,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则怪自己。思考未来,感到前途渺茫,自己是累赘,悲观,生不如死。严重者有自杀行为。
言语动作减少,这是心境低落的外在表现。患者沉默寡言,动作缓慢,活动减少。严重者可能卧床不起,不吃不喝,懒于梳洗,平时爱干净的人突然变得邋遢,不爱做家务。
上述是抑郁症的典型表现,也是跟大众熟知的抑郁症表现。
但抑郁症还会有躯体症状,这些躯体症状,往往会给人造成误会,让患者本人、旁人、甚至是医生产生错觉,从而做出疾病的错误诊断。比如文中一开头的那三个病例,就是错把抑郁症认为其他疾病。
常见的躯体症状包括:睡眠困难、食欲下降、体重减轻、便秘、性欲减退、闭经、腰酸背痛、肌肉疼痛、头痛等。
我找到一份研究,纳入112例抑郁症患者,分析他们的躯体症状,如下:
112例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