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游泳性耳炎(外耳道炎)


儿童耳朵护理知识大全:耳屎处理、游泳性耳炎和中耳炎

乖妈知道,对耳朵发炎,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中耳炎。但平时孩子游泳耳朵感染,其实最常见的并不是中耳炎,而是外耳道炎,所以咱把这个俗称游泳性耳炎的外耳道炎,放在中耳炎之前介绍。

外耳道炎,俗称游泳性耳炎,是一种耳道感染疾病。

耳道是把声音从身体外面传进鼓膜的通道。外耳道炎的成因可能是多种类型的细菌或真菌。

外耳道炎在经常长时间呆水中的孩子身上较常见,原因是耳朵中过于潮湿会刺激和损坏耳道皮肤,使细菌或真菌易于滋生。

因为夏天多游泳活动,所以外耳道炎在夏季更多发。

不过并不是只有游泳才会得游泳性耳炎,能导致耳道皮肤损伤的事件都会导致感染。

干燥皮肤或湿疹、抓挠耳道、用棉签等过于用力地清洁耳道、或把类似发夹回形针等异物插入耳朵,都会提高的外耳道炎的风险。

如果你有中耳感染,中耳内聚集的脓液会通过鼓膜的小洞流到外耳道,也会导致外耳道炎。

症状


外耳道炎的基本症状是耳朵疼痛,这时拉或者按压外耳廓,会觉得疼痛加剧,有些人在咀嚼的时候都会痛。有时在疼痛出现前,会先觉得痒。

外耳可能会变红或变肿,耳朵周围的淋巴结会变大或疼痛。

耳道可能会流出分泌物,开始比较清澈,接着会变浑浊、变黄和脓状。

耳道的肿胀会让孩子抱怨耳朵的不适。

如果有脓和残留物,或耳道肿胀堵塞了声音进入耳朵的通道,则听力会暂时受到影响。

外耳道炎不会传染,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发烧。

预防


用非处方柜台卖的乙酸或酒精稀释溶液在游泳后滴入耳朵,可以有效预防外耳道炎,特别是容易发生感染的孩子。这些滴液在药房容易买到,注意只能用于没有耳引流管或耳膜穿孔的孩子。

从水中出来后,孩子们应该用浴巾轻轻沾干耳朵,并且用向一侧耳朵侧头的方式让水从耳朵中流出。

为了避免耳朵损伤,孩子们不要自己清理耳朵。记得,千万不要把异物放入孩子的耳朵,即使是棉签等清洁物。

    

    © 2025 加国生活网life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