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开始了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方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原计划3个月的治疗。

但1个月的时候,情况发生变化了。

这天方某又发生了剧烈的腹痛,家里人陪伴来到急诊。

其实这一个月来,断断续续还是会有腹部隐痛发生,伴随腹泻,每天拉几次,但不算严重。但这次的腹痛,又跟上次入急诊那般严重。

更加要命的是,方某的口腔溃疡非常厉害。

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几个月来,口腔溃疡就没停过,最严重的时候有4-5个溃疡一起来,每个都可能有指甲那么大,根本没办法吃东西啊,喝水都痛。

老马评估了方某的情况,得知是个肠结核患者,目前正在吃抗结核药物治疗。还是要警惕有没有可能肠穿孔的。惯例推他去拍摄了一个腹部CT。

CT没发现膈肌下气体影,不是肠穿孔,那就好,起码不用手术。老马心里想。

方某的家人跟老马说,上回住院,查了一轮都没搞清楚是什么原因,后来才决定按照结核病(肠结核)来治疗,这药都吃了快一个月了,都没效果,还是腹痛,会不会搞错了。前几天复诊的时候,医生还是让继续吃,真的要吃满3个月么?

老马听到这里,有些疑惑。

照理来说,如果真的是肠结核,一个月的药应该也有效了吧,总不至于这么快就耐药?除非这小子根本就不是肠结核。

你张开嘴,我看看你的溃疡。老马跟患者说。

方某张开口,一股臭气扑面而来。老马都有些嫌弃了。但是这口腔里面左一个右一个分布了好几个溃疡灶,又让老马的内心激荡无比。

你以前也这么爱长溃疡么?老马问。

才不,我以前脸上痘痘都不长,口腔溃疡都是很少很少的,就这几个月特别多。方某抱怨说,一说话嘴巴又痛了,肚子也痛。

怪可怜的。

老马盯着他的既往检查资料,尤其是CT报告说考虑克罗恩病,不排除肠结核。猛然想起,克罗恩病也不只是发生在患者的回肠和结肠啊,依稀记得是整个消化道都可能累及的啊,从口腔到肛门都可以发生炎症、溃疡的啊,肠结核不会这样的,这小子这个口腔溃疡,莫非......

老马想到这里,立即打了电话让相熟的消化内科医生过来会诊。

消化内科来了后,又重新评估了方某的情况,尤其是看了口腔溃疡灶面,长舒了一口气。避开患者,跟老马私底下说,诊断肠结核一个月,效果不好,就应该有所警惕了。但有的结核病人很顽固,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起效。只不过现在患者这个口腔溃疡这么严重,真的值得注意了。克罗恩病会有一些肠道外的表现,口腔溃疡是比较常见的,恐怕,真的还有这个可能性。

让他住院吧,重新做个肠镜看看。消化内科医生说。

于是方某再次入住消化内科。

重新安排了肠镜。

肠镜下看到患者的黏膜糜烂溃疡没有丝毫好转啊,甚至有加重的趋势,看这样子,还是考虑克罗恩病可能性最高,肠结核需要排除,但是可能性不高。内镜医生直截了当地说。

治疗克罗恩病,我们可以用激素,也可以不用激素。万一患者是肠结核,用激素是不妥当的。但是我们可以用类克(英夫利昔单抗,一种治疗克罗恩病的生物制剂),如果一针类克打下去,患者腹痛腹泻能有所缓解,那这个意义就蛮大了。教授缓缓说道。

管床医生把治疗计划告诉方某,说可以先用一种多克隆抗体治疗,这种多克隆抗体静脉打下去,能马上切断肠道炎症反应的某一个环节,部分患者可能刚用药物腹痛就减轻了,起效非常快。

又是诊断性治疗么?方某心有余悸。

是的。目前这个办法还是值得尝试的。

经过解释,方某最终同意了类克治疗。

教授有自己的考虑,从患者的病情发生发展来看,两个病都像。但是抗结核效果不好,加上复查的肠镜无好转,现在患者又有明显的口腔溃疡,虽然还不能完全断定就是克罗恩病(病人不够典型),但用类克治疗还是可以尝试的,即便不是克罗恩病,这个药副作用也不算大,只要病人签字同意,就可以尝试。

结果,正如教授所预料的。

一针类克静脉输完后,方某摸着自己的肚子,咧开嘴笑了,这药真tm神奇啊,立竿见影啊。

教授紧握着的拳头也松开了,后背一阵冷汗。

治疗效果反推病因是非常有诊断价值的,抗结核效果不好,但是抗克罗恩病效果奇佳,还还有什么好怀疑的么。

方某就是一个克罗恩病患者。

后来果断给用了正规的克罗恩病治疗,患者腹痛一天比一天缓解。两个月后复查的肠镜,肠粘膜修复地差不多了。

这回终于水落石出了。

兜兜转转,患者还是最初考虑的克罗恩病。只不过一开始病情不够典型,误判了。有时候跟肠结核的鉴别还是有难度的,这点也不能怪感染科医生。另外再说一句,方某那条阑尾,看来真的是白挨一刀了。

但疾病就是这样,总有人没那么顺利,要走了许多弯路才能找到真正的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可能一击即中,也可能知道病因却仍然束手无策。

方某最终没有找切阑尾的那个医院麻烦,但他也把阑尾病理拿过来了,报告显示阑尾粘膜增厚,轻微充血水肿。

这样的阑尾,留着也的确可能是下一次的祸害了。

好了,方某诊断为克罗恩病了,也仅仅是个开始而已。

祝福他。

    

    © 2025 加国生活网life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