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其实这并非日本人第一次玩这种骚操作。

早在江户时代,奇葩的幕藩制度,就搞得各藩不得不靠从商人那里举债过日子。

当然商人也不是冤大头,钱是可以借你,但你也得提供各种的经济特权作为担保,要不然你要是欠债不还咋办?

商人们的这种担心不是没道理的,当时很多藩的信誉确实极其堪忧。

比如长州藩的杠杆就到一比四十,江户第一老赖萨摩藩就更夸张了,其杠杆竟然达到惊人的一比四百。

所以对于商人们来说,借钱给各藩其实是风险非常高的操作。

但不管怎么说,虽然各藩会赖账,但更多还是借新债来还旧债,而且也确实会提供各种经济特许权给商人们作为担保。

并且,绝对不会跑去直接把商人的家抄了来杀鸡取卵。

也就是说,这种借贷关系,虽然其中充满的各种不确定性与风险,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在一个彼此都能够接受的游戏规则之内运作。

而这种金融游戏的结果,便是快速接受西方的金融制度,催生出了当时全世界仅次于欧美世界的金融市场。

要知道,明治政府的主要成员是可都是江户两大老赖萨摩和长州出身的,这伙人上台玩金融游戏,那自然是轻车熟路。

反观大清首次发行债券是在1894年,仗早打起来了,况且数额有限,所以根本没起到什么用。

所以不是大清李中堂不给力,实在是因为当时并没有这么一个发达的国内金融市场来大规模举债。

甲午战争的融资,又因为大清的赔款,没有发生兑付危险。

不得不说,江户老赖是胆子真大、脸皮真厚,要不是打赢了甲午战争,明治政府的信用早就垮台了。

无怪乎,日本在甲午战争之前的动员中,一直说是“赌上国运的一战。”

4、如何看待金融

不同的经济政策,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大清既然税收已经见底,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又必须向各国列强借款,并进一步割让中国诸多主权。清政府欲罢不能的海外借款也奠定了自己财政上和政治上破产的基础。

日本靠着战争赔款,迅速与民众集体分割胜利成果,奠定了经济振兴的财政基础,而且还就势实现了金本位制度。

之前的融资自然靠着大清国的赔款而偿清,由此保住了政府的信誉,并为下一波日俄战争大借款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由于日本尝到了一把梭哈的甜头,所以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从甲午战争赌上国运,到东乡平八郎“帝国命运在此一战”,再到山本五十六......

债券这个小小的金融工具,可以说撼动了整个历史的变迁。

 

复盘来看,可以这样讲,政治制度是决定因素,中日海战不败在甲午,也会败在庚子。

但是,如果当时中国人懂得债券融资,完成海军建设,打败了日本海军,我们是否就能趁热打铁,一举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甚至世界历史也会改写了么?

历史不能假设,我们却可以也应该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