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个多月前,不知什么原因,我的右脚背和左侧皮肤起了几块红黑状的斑块,用手摸上去还有点痒(见下图1、图2)。经朋友介绍,我网购了一份“百肤灵”药膏涂抹,用了近一个月也没见好转。这点小病也不值得去医院看,就这样拖拉下来了。
脚背上有几块红黑状的斑块,有些痒
脚侧面皮肤呈鱼鳞状,亮亮的,也有些痒
后来,我将脚背的症状拍摄了照片,传送给女儿看,她说是一种湿疹的一种,脚侧面的类似“癣症”,并推荐我使用她用几种精油配制的“祛湿症乳木果霜”来治疗。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到底是“小棉袄”更心细,告诉我家里就存有一瓶“祛湿症乳木果霜”,是她上一次回国存放在家里的,但我与老伴粗心,一直没有用过。女儿让我赶紧涂抹,每天最少涂三次。
没想到,涂了一周后就看见效果,之后又坚持用了近一个月,原来红里透黑的斑块已经淡去,也没有痒痒的感觉了(见图3、图4)。
脚背上的几块红黑状的斑块已经变淡,也不痒了
脚侧面的鱼鳞状皮肤已经慢慢变软变滋润
其实,我对精油早就有所认识和好感,也曾写过感受文章和微文,其中一篇《一款专治头疼的GV复方精油》还被《加国生活网》所采用发表。但对用精油配制的霜来治疗湿症还是首次,对它的治疗机理有点不解。
女儿就推荐我读她曾经写过的一篇《湿疹起因及治疗方法 用乳木果调配祛湿疹霜很好用》文章,细细阅读,方知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患湿症的情况、应用中西医治疗的机理和特点,以及配制“乳木果湿症霜”所用几款精油的各自优势,摘录几小段给好友科普一下:
“受了这位妈妈的启发,小编之后配的祛湿疹霜(图5、图6)就是全部采用乳木果和甜杏仁油为基础底油,加入薰衣草、德国洋甘菊、佛手柑、天竺葵和香蜂草精油配成的。
薰衣草:清热解毒、清洁皮肤、镇静皮肤、增加皮肤组织的再生能力
德国洋甘菊:很强的消炎消肿功能,去胃火,针对因为脾胃引起的身体上的问题有调节作用
佛手柑:抗菌作用明显,对湿疹、干癣、粉刺、疥疮、静脉曲张、伤口、泡疹、皮肤和头皮的脂漏性皮肤炎有疗效
天竺葵:有深层净化和收敛效果,对湿疹、灼伤、带状疱疹、疱疹、癣及冻疮都有效果。
香蜂草:增强杀菌和活血的效果
甜杏仁油:甜杏仁是入肺经的,还能够深层清洁皮肤,这是根据“肺主皮毛”来考虑的,甜杏仁油能让肺经能够更好地工作,加速精油作用于皮肤的效果。”
“由于祛湿疹霜是100%纯天然的精油产品,它不是药,也没有涂抹的次数限制。若感觉湿疹痒得厉害就可以不断地涂,一天涂个七八次都没有问题。对于不严重的湿疹,一天早中晚涂三次即可。对于严重的湿疹,一定要大量使用,增加涂抹次数才会很快见效。针对年年都犯、且湿疹处已变成硬痂状的牛皮癣,更要大量使用才能有效果。”
“乳木果的特性是常温下是固体的,到体温37度左右就化成液体了。当扣出一块后,用手在皮肤上一按摩,就化成油状了,按摩在湿疹皮肤上即可。如果室温低乳木果是硬的话,扣出一块后,在手心捂一会儿就会化成液体,再涂到湿疹上即可。如果霜感觉太硬不好扣出来,可把霜放在室内稍热的地方,比如厨房做饭的区域,乳木果在25度左右就会变软的。”
由于女儿写的这篇文章比较长,尤其其中列举了许多治愈的病例,我无法一一引举,感兴趣的好友可以自己进入阅读,我在这里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抛砖引玉罢了。
给我的感受是,这几种精油配制在一起,就如同中医药房中的“君臣佐使”的配方一样,君药和臣药等多个“军种”队伍共同抗击“皮肤病”敌人,有可能不仅仅是能够治疗湿症,还对皮肤上的其它症状都会有疗效。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有待实际病例加以论证。
注:这是我最近拍摄的右脚背和右脚内侧面的照片(2021年12月18日拍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