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宋代百姓也有红包

都知道宋代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了。

由于做生意的事情,始终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所以生意人往往希望能尽可能的讨一些好兆头。而很多市民也看重了这一点,就以讨利市的名义去讨一些赏钱。

其实钱多少倒是其次,主要是通过这个过程,增进彼此双方的感情,互相讨一些好兆头。

虽然这是民间的活动,但是下层社会的文化往往会向上层社会渗透。所以在宋代宫廷之中,也出现了发利市红包的现象。

周密《武林旧事》说,每一年的除夕,皇帝照例要给各位嫔妃送上“岁轴儿及珠翠、百事吉、利市袋儿、小样金银器皿,并随年金钱一百二十文”。

“利市袋儿”相当于今天的“利是封”,“随年金钱”便是压岁钱。这利市袋儿与随年金钱,“旋亦分赐亲王贵邸宰臣”,也就是说,过年时,皇帝还要给王公大臣发“红包”,当是年终奖。

不过,与很多封建王朝不同,宋朝朝廷的红包,可不仅仅发给王公大臣,连平民百姓也有份,平民的甚至多于大臣。

元宵放灯第五夜也就是元宵节的最后一天,临安府的府尹会坐着小轿,出来拜会市民。

临安府的吏员,跟在轿后,背着大麻袋,里面装着楮券(即南宋流通的会子),碰上做小生意的商贩(小经纪人),便给他们派钱,每人数十文,祝他们新年生意兴隆。

有一些狡黠的市民,根本就不是什么商贩,但也用小托盘放着梨、藕数片,装扮成小商贩的样子,在人群中钻来钻去,不仅和商贩一样混利市,而是还重复领“利市”。

而派发利市的临安府尹对这种这种情况,也不去计较,哪怕你是重复领取,也还是红包照发,反正一年也就这么一次嘛。

既然平民都有,那官员岂不是更高,但官员这笔钱确实不多,与过往对宋朝的印象不同,王安石都做到宰相了,到年底也只有5只羊、5石面、两石米和两坛子黄酒。

这是因为宋朝平时的俸禄特别高,对于年终奖也就不怎么重视了,包拯在开封府的时候,工资加上月料、餐钱、茶汤钱这种杂七杂八的补贴,加一起一年将近一万贯,相当于今天的五六百万人民币,所以到年底发钱的时候,也就是意思意思,一点不发怪过意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