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原创:香薷/罗大伦频道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q1RFseuhNxcWhP751g-GA

微风、细雨,夹杂在艳阳与花粉之间,那种若湿若风还有些微凉的感觉都会催生出带有这个季节特点的“头痛”。

如果说胃痛、牙痛之类的疼痛问题是属于少数人有的烦恼,那么头痛绝对算得上一种现象级的存在,小到学龄期左右的孩子,大到步履蹒跚的老人,女人的产后头痛怕风,男人的酒后头晕脑胀,谁也逃不掉、谁也不能少,就连狂傲如曹操似乎也难以抵抗头痛所带来的困扰。

而且,这种疼痛说来就来,不讲武德。也许就是一次大风中排队经历,也许是偶尔的出门踏青赶上了微风的天气,再或者只是持续的高压状态触发了偏头痛的“开关”。总之,那种痛起来心烦意乱,无心学习与工作的感觉,都会成为有过头痛经历之人的梦魇。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头痛之人,家中常备的经典名方——川芎茶调散。

川芎茶调散

还记着我们之前聊到的可以健脾祛湿的参苓白术散吗?它是出自全世界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编撰的成药标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而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这位善于治理风邪头痛的成药“川芎茶调散”也是出自宋代这部名著。川芎茶调散具有辛温祛风,活血止痛之功,是治疗“风邪所致头痛”的经典方剂。

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川芎12克、荆芥12克、白芷6克、羌活6克、甘草6克、细辛3克、防风4.5克、薄荷(不见火)12克。食后茶清调下。

“川芎茶调散治丈夫、妇人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痛,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风攻注,太阳穴疼。但是感风气,悉皆治之。”

此方现有多种版本的中成药,如川芎茶调丸、川芎茶调颗粒(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我经常说,古代文人对于“起名”这件事都是非常有讲究的,像善治风邪的“防风”,能够壮骨的“骨碎补”,健胃消食的“隔山消”,细细探究起来都很有意思。而今天这首方剂名字之中有两个重点,其中之一就是“茶”,那么,我们就先来聊聊这个“茶”。

现如今,我们很多时候只是把喝茶当做一种休闲,在中医药史上,用茶饮很多时候是担任着解酒消脂、祛痰降火、解毒之职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但是在古代,茶可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还有很多被我们逐渐淡忘了的妙用,我觉得对于大家来说,如果今天能够重新理解我们身边的茶,或许就已经能算得上开卷有益了。

影视剧《大宅门》大家都不陌生吧,剧中有许多与中医相关的细节,这里我就说一处。主人公白景琦有一个习惯,他早起喝茶的时候用茶水洗漱一下眼睛,然后随口大呼一声:“茶能明目”。没错,这就是有关茶叶的第一个小技巧,以茶护眼,外用更佳,尤其是肝火旺盛、双目又胀又涩时,可以取少量茶叶夜晚敷于眼目上睡觉,第二天醒来,你会觉得眼睛舒服很多。

茶饮的第二个小技巧就是“饭后少少饮”,其实这样的习惯在红楼梦中也有出现,这是因为茶饮在古代是一种预防龋齿的办法。

茶饮的第三个技巧是“轻煎”,尤其是在食欲不振的时候,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茶香,轻取一杯,不仅提神醒脑,还能“芳香醒脾、促进食欲”,甚至名医蒲辅周就是用这种办法,仅取六克龙井就医治好了老妇人的大便不通。

茶饮的第四个技巧就是“可以送服汤药”,这也是川芎茶调散中配伍清茶的用法,《本经逢原》中载茶:“能降火消痰,开郁利气,下行之功最速”,而头痛之疾或由风寒、风湿之邪上犯,或由肝阳上亢,气机逆乱所犯,且组方之中辛温通散之剂较多,则更需一味清利下行之“茶”与诸药相反相成,使得全方“升降协调”。

组方

《黄帝内经》言:“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高巅之上,唯风可到”,所以,此方以川芎为君,取其“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之力,辛温升散,行血中之气,祛血中之风,是头痛之要药,且善治少阳经头痛(头之两侧,并连及耳);并以羌活、白芷、细辛为臣药相辅,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后头,下连及项),白芷尤善阳明经头痛(前额、眉棱骨),细辛善治少阴经头痛(精血不足、体虚之人的头痛)且可宣鼻开窍,三者相辅相成。后再配以荆芥、防风、薄荷,疏散头部之风邪,增强疏风止痛之力,炙甘草益气和中,协调诸药,这也就是治头痛的经典名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