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文章来源:圆力/罗大伦频道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PRsrgXRbr4PU6N-Ax3V1PA

今天咱们“脚踏实地”,来说说生活中比较容易见到的问题,便秘。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便秘,便秘是指排便困难或费力、排便不畅、便次太少、粪便干结且量少。正常人一般每周排便不少于3次,而便秘患者可表现为每周排便少于3次,有的虽然每日排便多次,但排便相当费力,每次排便所费时间相当长,排出粪便干结如羊粪且数量少,排便后仍有粪便未排尽的感觉。

大家不要觉得是便秘“而已”,老年人过分用力排便时,可导致冠状动脉和脑血流的改变。由于脑血流量的降低,排便时可发生昏厥。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可能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者可引起脑血管意外,还可引起动脉瘤或室壁瘤的破裂、心脏附壁血栓脱落、心律失常甚至发生猝死。

那很多人说这跟我没啥关系,我除了便秘身体倍儿棒!但大家也要知道用力排便时,腹腔内压升高可引起或加重痔疮,强行排便时容易损伤肛管,可引起肛裂等其他肛周疾病。粪便嵌塞后会产生肠梗阻、粪性溃疡、尿潴留及大便失禁等。

当然,上面的描述是有些吓人的,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不会有那么严重的便秘的,但既然讲到这个份上了,大家还是注意一下比较好。便秘有很多种,今天就讲讲热和便秘的关系吧。

大部分人看到这里可能已经有些不耐烦了,那我就拿出一些干货给大家提提神,今天咱们主要讲的方子是调胃承气汤。

这是《伤寒论》里的一个方子,为泻下剂,它能够治疗阳明病胃肠燥热证(阳明腑实证)。症见大便不通,肠梗阻,口渴心烦,蒸蒸发热,或腹中胀满,或为谵语,舌苔正黄,脉滑数等。其组成是大黄(去皮,清酒洗,12克)、甘草(炙,6克)、芒硝(12克)。

这个方子还是比较神奇的,陈修园称本方为“法中之法”,即“调胃”与“承气”两者并行不悖。凡是燥热初结胃肠,或大便燥坚,痞满不甚,或大便秘结,火热在上之证都有疗效。

我光是这么说,大家可能还是不太懂,那这个方子具体有什么作用,厉不厉害,希望大家可以通过下面的医案,亲眼见证。

医案(一)

第一个是张锡纯医案,张锡纯老先生大家一定不陌生。张锡纯老先生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

张锡纯老先生曾治疗这么一个患者,此人平常好烟色,这说明什么?说明身子骨不好,而且此人平日大便七八日才一行。有一天这个人因外感实热,连着十六七日大便犹未通下,另有心中烦热,腹中胀满等症状。虽然用了洗肠法下了燥粪少许,但胀满烦热依然如旧。其他医者认为其气虚脉弱,不敢投降下之药。但张锡纯知道其脉虽弱但体内的火是比较旺的,于是用调胃承气汤加野台参12克,生赭石、天门冬各24克,共煎汤1大碗,分3次徐徐温饮下,饮至两次。

后来记载此人服下汤药之后:“腹中作响,觉有开通之意,3次遂不敢服,迟两点钟,大便通下,内热全消,霍然愈矣。”

这个医案还是比较典型的,如果是有心的小伙伴,可能已经大致知道了这个方子应该怎么用,但别着急,还有神奇之处呢!

医案(二)

第二个是王常勇老师的医案。王常勇老师善于专病专方和中西医结合研究,对萎缩性胃炎、肠息肉、胰腺炎、病毒性心肌炎等常见疑难病的诊疗,均有独到之处和创新。发表论文专题17篇,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获军队科技成果奖。

女,23岁。因长期低热,胸痛咳嗽而入本院肺科,诊断:肺结核,经临床治疗病情好转。但开始出现呕吐,逐渐加重,一日数次,食入即吐,食水难进,经用西药镇静、止吐等均无效,而要求中医诊治。

诊察,证见:精神不振,消瘦乏力,面色潮红,发热,不思饮食,频发呕恶,食入即吐。自述从呕吐始,至今六七日大便未解,查舌质红,苔微黄而腻,脉弦细数。此为久病体虚,内热伤阴,中焦热结,腑气不通,胃气不降,浊气上逆所致。治宜通腑降逆,投方调胃承气汤加当归:大黄10克(后下),芒硝10克(冲服),甘草15克,当归15克,一剂,水煎频服,每次少量。

患者于睡前服完,服药间未见呕吐,一夜较安,次日清晨,解较稀软便一次,自觉胃脘舒适,身热亦退,口干微渴,早饭进稀饭半碗,饮水少量,此后一直未再呕吐。

一、便秘的脏腑辨证与阳明腑实证

医案倒是说完了,但其中所蕴含的知识还没有说完,想要彻底了解这两个医案,就还得是先明白两个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便秘的脏腑辨证与阳明腑实证。图片图片图片

关于阳明腑实证,上面在调胃承气汤的主治中也提到过,那什么是阳明腑实证?

它其实是阳明病,病邪入里化热,燥热与肠中糟粕搏结,劫耗津液,燥结成实的一种病理变化。

关于此点,大家也不用纠结,只要能明白这是由于热邪导致耗损津液,燥结成实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能理解,就结合第一个医案,这样有助于理解。

还有就是关于便秘的脏腑辨证,为什么要提到脏腑呢?因为便秘与五脏都有一定的关系。

首先,一提到便秘,就能想到是脾胃的问题。脾胃同居中焦,脾属阴土,胃为阳土,二者一阴一阳,一运一纳,一升一降,有机协调,共同完成饮食的受纳、腐熟及排泄过程。薛生白指出:“心阴虚则易汗,肺阴虚则多咳,肝阴虚则火升,肾阴虚则发热,脾阴虚则便秘。”

这是脾胃,那与别的脏腑有没有关系呢?中医认为,肺部和大肠是脏腑阴阳表里的络属关系,其中肺主宣发,保证大肠有濡润,使得大肠不会有燥气过度情况;另外肺主肃降,是大肠传导功能发挥的动力。肺部和大肠存在紧密联系,因此肺气肃降就可以保证大便通畅,而如果肺气上逆,肺热肺燥,下移至大肠位置就会使得大肠出现腑气壅滞,肠燥津枯,出现便秘症状,伴随出现腹胀、腹痛表现。

当然,别的脏腑也参与其中,肾阴的滋润、肾气的温煦会影响大肠传导功能的发挥。肝的疏泄能够提升大肠的传导功能以及脾胃的运化功能,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就导致气滞不行、腑气不通,大便推动无力最终出现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