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星战血统:财富还是包袱?

众所周知,星战系列是美国影视界的第一大IP。自第一部《星球大战》诞生至今,40年间催生了近10部电影以及无数游戏、动漫、小说。2015年上映的《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更是在美国收获了9亿多美元(1美元约合人民币6.6元——本网注)的票房,迄今为美国本土票房最高的电影。

正是《星球大战》系列丰厚的积淀和广泛的粉丝基础,才有了星战如今商业上的成功。但这些积淀和基础,既是星战的财富,也是星战的包袱:每一部新的星战作品,都必须承接之前星战系列的世界设定和故事线,老粉丝固然是欲罢不能,但对于新“入坑”的观众来说,门槛就变得越来越高,如果不了解前面几部的故事和人物,看新作真的是一头雾水。

这在《星战7:原力觉醒》里体现的非常明显,当该片在中国放映时,许多对星战历史不了解的中国观众往往看的云里雾里,莫名其妙。在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星战7:原力觉醒》仅仅收获了1亿多美元,未能进入当年票房榜的前十。

不仅仅是中国,星战系列几乎在所有的新兴市场国家都反响平平,票房一般。《星战7:原力觉醒》在美国本土票房超过《阿凡达》接近两亿,但全球总票房却被甩开了将近7亿,“粉丝特供”的色彩过浓,是星战在国际市场上不如《阿凡达》《速度与激情》等IP的主要原因。

从大手笔收购福克斯可以看出,迪士尼显然是一家极具野心的公司,它不满足于把星战做成美国本土的大IP,而是要将其转变成能横扫全球的票房王者。

和过去说再见:是福是祸?

迪士尼的全球战略导致“星战”系列故事未来的架构走向和老粉丝的愿景产生了根本性的撕裂。老粉丝盼望星战应该越做越宏大,包含更多的故事线和人物,人气角色的来历和下落都能交代得详尽得当,还应该时不时来个“王者归来”,之前几部作品埋下的伏笔能得到完美解答,最好还有个宏伟的主线剧情,能贯穿好几部电影,游戏,动画,互相补充、交相辉映,那才叫过瘾;而迪士尼则希望精简星战系列的宇宙观,让那些对星战背景知之甚少的路人观众也能毫无障碍的欣赏电影。

为此,几年前,迪士尼就宣布过去几十年间出版的上千部星战系列的小说内容统统作废,小说中发生的各种事件也将不再与电影发生任何关系、不再被视为星战系列的正统故事。

而这一回在《星战8》中,迪士尼和之前的星战系列,做了一次更为决绝的分离。就像片中反派凯洛伦所说:“现在是时候让过去的一切消亡了。”或悲壮或草率,星战世界中一个个传奇在这部影片中和影迷诀别,星战设定中无数秘史和奥义,也在影片中被直接定性为“不重要”而被付之一炬;甚至在之前的《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中埋下无数伏笔烘托其强大力量和神秘背景的反派,也匆匆领了便当。

当前作《星战7:原力觉醒》推出后,国外星战论坛上各路粉丝激烈辩论影片中悬而未决的谜题和未来故事的走向,而在《星战8》中,编导却等于告诉大家“各位都别瞎猜了,这些坑我不打算填了,咱们忘记过去重新开始吧。”

此情此景,如何能不让老粉丝怒急攻心,大呼上当?

尤其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在这部《星战8》上映迁徙,迪士尼联合电子艺界游戏公司推出了星球大战的电子游戏,并暗示游戏的剧情内容将和《星战8》深度关联。该游戏里充斥着无数需要玩家另外付费才可以“解锁”的要素,众多星战粉丝心痒难耐,不得不一边大骂迪士尼贪得无厌一边乖乖掏钱。

可实际上,电影的剧情和游戏没有一丝一毫的联系,很多星战粉丝最后怒极反笑,戏谑又无奈地说:“难不成我看的是假的《星战8》?真正的影片需要我们再花钱解锁?”

冀望中国观众:你准备好了吗?

与抛弃传统相对的,《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里也引入了不少新面孔。令我们惊喜的是:《星战》中又一次出现了亚裔面孔,凯莉·玛丽·陈扮演的反抗军士兵萝丝是第一位出现在星战电影中的女性亚裔角色。

这一方面暗合时下好莱坞“政治正确”的风潮,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开拓中国市场的努力。与陈一起上演星战首秀的,还有名为PORG的可爱外星生物和酷炫到没朋友的水晶冰狐狸,毫无疑问,这些又将给迪士尼的玩具部门在全世界带来巨额的利益,联想到被“发盒饭“的反派那狰狞的长相,难不成是因为他的模型不好卖?

美国许多星战迷称呼本片应改名为《星球大战8:最后的星战》,片中各种对传统“不敬”,星战迷借此表达出离的愤怒。然而普通影迷却对本片赞赏有加。其实在迪士尼的大战略中,真正决定本片成败的还是国际市场,尤其是越来越重要的中国市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