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辉儿在全民K歌里学唱的越剧《五女拜寿》“奉汤”(尹派)选段,忽然让我想起去年央视“朗读者”节目中白岩松回答董卿提出的“你现在把北京看作第二故乡吗”时一段话,他说:我很喜欢北京这座城市,但我似乎从来没有把故乡和家乡这样的词跟北京联系在一起,我在北京三十三年了,故乡才十七年,但是可是骨子里头依然会觉得你是哪儿的,呼伦贝尔的,内蒙的。就故乡的概念是很难清晰地用几句话就说明,比如说,我就发现,对于我儿子的这一代人来说,他已经把北京当成了绝对的自己的故乡了,可是后来突然他要去学历史,自己选择的将来自己准备攻蒙古史,你会发现故乡是有传承的,当他选择蒙古史的时候,我还是看到了他在回头。

我在想,没有长期离开故乡的人是很难深切地理解白岩松的这种情感。就拿我来说,我在东北大连已54年了,在故乡上海只有19年,我常说大连是我的第二故乡,就是说我骨子里的第一故乡依然在江南,在上海。而对于出生在北方的女儿来说,她是绝对把北方大连当成故乡,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国内北方生活,又十几年了移民海外,但当选择生活中的业余爱好时,却选择了南方江浙地方戏曲,尽管她说的方言有些“洋景浜”(外地人说本地话),但越学越有准头和味道,在多伦多一次机遇加入华人业余越剧团,通过拜专业人士为师,主修尹派唱腔,不少次在华人圈浓妆演出。这是什么?我想这也就是故乡的一种传承,我也是看到了她在回头。

对每一位游子来讲,对故乡的留恋往往是有个性的,正像白岩松所举的例子那样,他的一位同事从海外回来的第一件事是先吃一碗家乡的牛肉面才回家。如果我是他,我会先吃一串家乡的油炸臭豆腐,这是有别於其它地区的特有味道,吃了方有一种回到浦东的真实感觉。然而,不仅是故乡舌尖味道,还有乡音、乡戏的故乡嗓子味道,这种味道年少时还感觉不到,对比普通话,国戏京剧有些“土”,但年纪大了,感觉是那样的亲切,总想去拾捡它、怀抱它。也许这就是白岩松所说的“年少时天天想离开,年纪大了天天想回去的地方,这就是故乡”。

从这个意义上讲,故乡不是虚无飘渺的,正象董卿在回复的一句话:这个是很奇妙的,他要在更远的地方看得更清楚,故乡有的时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力量。但愿在遥远的异国他乡,越剧的魅力会提供我女儿无穷的家乡力量,并祝愿有故乡情结的其他游子们:回头的地方越清晰,向前走的越会坚定。

浏览CCTV节目官网“董卿和白岩松聊故乡”视频进入http://tv.cctv.com/2018/08/07/VIDET7whMciUlB2opQ1gyTpz180807.shtml


我女儿在全民K歌学唱越剧《五女拜寿》“奉汤”(尹派)选段:

点击以上图片和 此地 均可进入全民K歌欣赏:


(完)

返回“博文”目录

返回“其它杂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