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7日下午,我自个儿去母校—大连理工大学校园里游览, 从家所在地兴工街先乘坐一号线地铁到黑石礁,理应再乘坐23路公交到母校东门最便捷,但我见901路公交正巧到来,看车前牌子写有终到理工大学字样,脑子没细思考就上了车,结果把我拉到母校北门。也许已到老年痴呆初期,居然进大门迷失了方向,找不到了主楼的位置所在,也许是让有个“绿色化工研究所”小楼和几个叉道给搞糊涂的,一路讯问,才从一个山坡叉道下来,看到理工商店和当年我们上机械制图课的大楼,我才辨别清楚原来是从医院后身家属宿舍那面绕了过来。虽然多走了路,但也让我观览到后山校园新建筑,以及树木林立、草地碧绿的好风景,还有机会静坐在一个挺大的露天球场铁丝网后观摩年轻校友打篮球、踢足球的场面,回忆着当年我们6511班级战无不胜篮球队员的风采。一直走到主楼东侧当年苹果园(早没了)位置,看到绿盈盈草地上竖立着“爱大工”、“毕业了”的白色牌子,有一种“校中才一日,校外已半世”的感觉。

 


      来到了母校的主楼前广场,这里似乎比65周年校庆时更加整洁漂亮,放眼望去,主楼建筑仍然那样庄重宽厚,毛主席塑像仍然那样高大雄伟,园圃里各色鲜花依然那样艳丽夺目,广场边耸立的照明灯杆广告牌上书写着“校园文化节”字样,标志着今年五月第九届校园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据我所知:5月14日晚,中央民族歌舞团载歌载舞进校园,拉开了本届(近半个月)校园文化节的序幕,这次文化节秉承“文化大工·魅力校园”的主题,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大工红色基因”为主线,是一次“创新形式、丰富内涵,体现学校特色、彰显浓厚人文底蕴与学校红色基因特质”的文化活动,为推进一流大学建设营造了良好文化氛围,可见这一文化盛宴为母校校园增色不少。

       在毛主席塑像下,我遇到化工系2018届某班级毕业生正拍摄集体照,男生统一穿白衬衫系红领带,女生则穿着各异漂亮服装,正值青春年岁,风华亮丽,令爷爷辈的我无限羡慕,羡慕之余,自我宽慰当年我们也曾年轻过,又想起我辈在同一地点的那些黑白留影来,不觉哑然一笑。我看负责拍照的女生未将毛主席塑像整体拍摄进集体照里,就在后面随手抢拍了几个镜头,事后我把相机实拍的屏幕显影拿给她看,并答应回去发送,当场交流了各自QQ号码,果真,我一回家就把用PS软件处理好的七张照片发送了过去,就算老学友赠送年轻学友的一份心意吧。

       在主楼广场对面一处宽敞的绿草地上,竖立着一块硕大的照片像板,上面书写着“祝2018届毕业生前程似锦,母校永远是你后盾”的主标题,左上角则罗列着“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大工精神”和“薪火·担当”的副标题,板上以大海波浪为烘托,无规则地粘贴着成百上千张毕业生的照片,这种“集单为整”形成大规模人群集体照的形式倒挺新鲜,会让本届毕业生永生难忘,但今后想让自己或家人找到头像着实得花费功夫。正巧遇到一群毕业班同学以用手指寻找各自头像的方法合影,这样一个远视广角精彩瞬间也让我抢拍了下来,只可惜同学们走得快,我无法得知他们到底属于哪个系哪个班级,这张照片只能留给老学友自己欣赏、追忆了。

 

 

       在上述绿草地东侧,有一溜近百米长的照片墙,墙之两侧写有“改革开放四十年照片墙—校友返校日”标题,墙上贴满了由母校档案馆提供的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部分系、部分届的毕业班合影照片,自然没有我们6511的合影照片。不过,观摩这些黑白照片或初期彩照也有一番情趣,从当年这些毕业生的穿戴仿佛也看到当年我们衣衫模样,对比今日之在校学友的穿戴水平真是无法比拟的。

       照片墙的中间,有一幅刊登着六种校徽的照片格外醒目,其中白底红字的“大连工学院”校徽不正是当年我们所佩戴的?记得这枚校徽我和老伴一直收藏着,但随着年龄的老化,越是“藏”得深的东西,也越是忘得快、找不着,现在也不知道它“躲”在了哪个盒子或哪个抽屉里。此外,墙上还展有许多当年学生和老师使用过的笔记本、学生证、工作证、荣誉证书、决心书等物品照片,可惜没看到当年我们使用过的饭票,那一张票一勺饭一勺菜的“套菜”模式,以及大家都把饭碗装在布袋挂着食堂架上的情景(当年大工之一景)真是记忆深刻,如果哪位老同学至今还收藏着这枚珍贵校徽或其它类似的纪念品,也请在微信中晒上一晒,让青春的回忆再现,想必也是母校於当日上午举办“返校日”(可惜我未能到场)之初衷,是挺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我从主楼广场前大道东行,来到刘长春体育馆门前拍照,再从东门走出校园,顺门前大道北行,乘坐23路公交回家。七旬校友回母校,走得是很累,但很快乐着。

 

 

 

(完)

返回“博文”目录

返回“国内游记”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