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来到宽甸的第三日,我们一行六人乘专车去河口游览,目的地是长甸河口主景地和燕红桃园。这趟旅途最令人兴奋的是观赏鸭绿江的优美景色,微波荡漾,天水一色,起伏山峦倒映到江水里,构成一幅山岳奔腾之美图,令人情怡无限和陶醉。我即兴拍摄了好多美景照片和视频,阅读正文即可欣赏到:

      2014年5月27日早上,我们一行五人按照生物钟规律起床,博友新苗按时来到酒店,我们一起在下榻的如家酒店吃早餐,再一起登上等候在门口的中巴车上。今天的旅游目的地是宽甸河口,一个神奇而又美丽的地方。

      汽车向西南方向一路行驶,我坐在副驾驶的座位望去,宽宽的马路笔直向前延伸,路旁的楼宇树木笼罩在一层薄薄的晨雾里,好似海市唇楼一般地神秘。驶出城区不久,太阳光芒从车后侧窗射入,随着车轮的颠簸,如同一束束红色电波在车厢里跳跃。清新的空气从车窗外吹进,我们如同飘摇在一只氧吧发生器里,呼吸气管感到非常地舒适。我望着山水优美的宽甸景色,不由得羡慕起居住在这座小城里的人们,他们远离了大城市的喧闹,远离了尘霾的困扰,过着的那神仙般的生活。我突然想起新苗曾讲过她的一段经历,她与老公在北京女儿家只住了十几天就“闹”着要回宽甸,此时此地我理解了,原来是这块神奇土地的魔力在招唤着他们呢!

      在车上,我看大道宽而无行人,不会影响安全行驶,就问了司机沈师傅一个问题:“宽甸”字中“甸”的含义。沈师傅说:“甸”字在我们这儿解释为肥沃土地,连在一起即为“宽厚的肥沃土地”,说明这里很适合庄稼栽种、人类居住。我不禁佩服沈师傅的知识渊博。他还接着说:我们这里以“甸”称呼的地名还有很多,如长甸、苏甸和永甸三个镇,还有赫甸、毛甸和坦甸三个村,所以也有了“六甸纯酒”之说。他没有详细解释“纯酒”的含义,但我理解“纯”为无污染,“酒”为粮之佳酿,不由我暗暗赞叹历代宽甸人民对家乡特点的深知和热爱。

     与前一天同样,博友(兼导游)新苗开始用当地土话向大家生动地讲述起目的地——河口的概况来。原来,河口是是鸭绿江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景色优美的一个地方。这里上接东北第一大水库——水丰湖,下连著名的太平湾水电站。沿江两岸千峰竞秀,九岛十八湾清幽婉转。烟波浩淼的一江碧水,古朴纯真的民族风情,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当地的人们都以家门口有如此优美的景色而感自豪,由于河口处于丹东市管辖下的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河口村所在地,也就有了“丹东河口”、“宽甸河口”、“长甸河口”之称谓。听了新苗的介绍,我觉得,这些称谓都不算错,要我说还可叫“辽宁河口”,因为在辽宁也只有她一个。而叫“中国河口”就不妥了,因为山东,云南等地还有不少叫“河口”的地方。可见我们正在奔赴的“河口”是多么的具有吸引力和魅力所在!

     不到一个小时,汽车停到一个河湾岸边,哇!好大一片静静的水面,水中倒映着青山绿树、白云飘浮的蓝天和飞檐亭阁的廊桥,多色鱼儿在水中嬉戏,好似一幅五彩龙宫的画面。新苗指着远处一座大桥对我们说:以这座漫水桥为隔断,桥的那一面是鸭绿江,桥的这一面水域是鸭绿江一个江岔,无名鼠辈(叫不上名)。江岔上横跨的廊桥对岸是归属长甸村管辖河口岛的(人工)分界岛,十年前,我的一位亲属曾在此养鸭子、鸽子和猪。后来,此地被人买断成为养鱼场,还建造了这座廊桥。又因水域宽阔、且水流平稳,成为国家皮划艇的训练基地。可惜,这次我们没有看到一条皮划艇,也许人家正在某地参加比赛去了。江岔岸边长着一溜沿盛开着紫色花的槐树,这下把爱花如痴的一梅和新苗喜爱得不行,拍摄了许多紫槐花的特写照片,还在槐花树下拍照留影……还没去河口主景就被这江岔的美景吸引而留连忘返。

 

     汽车沿着漫水桥向前行进,桥左就是鸭绿江,不大一会儿,我们就来到河口主景地。汽车停泊到新苗一个亲戚开的饭店门前,我们步行到江边参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屹立在河口断桥旁的毛岸英烈士雕像。据资料介绍,这座桥原名叫“清城桥”,是1941年日本指令朝鲜当局和伪满洲国共同建造的,是鸭绿江上最早修建的一座公路桥,1951年3月29日被美军飞机炸断,据当年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红军讲,1950年10月19日,当时被任命为赴朝志愿军总司令的彭德怀,还有首批赴朝志愿军中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就是从这座桥在晚上秘密渡江作战的。毛岸英的妻子刘思奇为了缅怀他,还在断桥附近修建了一所“毛岸英小学”。如今,断桥依旧在,雕像近桥旁,就是让后人永远铭记这段难忘的历史。我站在雕像前,默默地悼念这位人民的好儿子,也钦佩开国领袖毛泽东的无私无畏。

 

     来到江边,一块竖写有“中朝界河、鸭绿江、丹东”字样的石碑矗立眼前。总觉其文字书法有点随意,也不知出自哪位名人之手?遥望大江,微波荡漾,天水一色,对岸朝鲜田野民宅历历在目,起伏山峦倒映到江水里,构成一幅山岳奔腾之美图,真是一派秀丽的景色,令人情怡无限和陶醉。

     我看过一份资料,说是早在19世纪末,河口就是鸭绿江上重要的水陆码头,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辽东著名商埠。当时,吉林、黑龙江所产的珍贵药材、兽皮、木材、甚至洋货都是经河口转运安东。河口,是那时宽甸府衙门所在地,由此可见其重要性。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丹东地区的一个旅游胜地,江边停泊了许多游艇,江边一侧,耸立着一排华丽浮坞,上面建有飞檐红柱楼宇,楼的顶部竖有一块上书“CCTV美丽乡村快乐行”的匾牌,看得出是为拍摄电视剧所用,还可供游客观赏和休闲。



     不知什么原因,这个时候的江边游客稀少,一艘艘游艇停泊在那里没人上船,船老大也不知上哪儿去了。新苗和一梅登上一艘游艇前甲板,模仿电影“铁坦尼克号”中一对情人,两人相拥,挥舞双臂,如燕腾飞,呼唤青山。下得船来,一梅起舞,新苗伴唱,引得我与二位夫人也手舞足蹈起来。歌停舞毕,休闲之时,再拍摄集体合影照片,还有黑水拍摄的录像,鸭绿江畔,留下了一段博友情深的佳话。

     站在江边,我与黑水聊起年轻时常回丹东探亲的之事,鸭绿江边曾留下我与夫人的串串足迹,丹东这个地方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水土极好,不说五龙背等温泉水质,就是用一般自来水洗发,洗后的头发很柔软、滑润。另外,丹东的酸性土壤正适合种植杜鹃,把杜鹃拿回大连种养,由于土壤偏碱和水质偏硬,花卉很难长期茂盛和盛开。所以,我与黑水夫妇商定,今后我们一起常来这里旅游,丰富晚年生活,追随神仙居住的地方。

     说到今后常来这个地方,要数一梅最积极。因为河口还有一景,就是广有五千亩地的燕红桃园,据说1982年,著名词作家邬大为到河口采风,为鸭绿江河口景色所陶醉,欣然作词,铁源作曲,谱下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经蒋大为一唱走红。桃花盛开的河口,也变成了人们向往的地方。可惜我们去时桃树都已经结下幼果,一梅提议明年五月桃花开时再相聚,新苗即发出邀请,黑水响应道:“谁不来是小狗”,引得车厢里笑声一片。我夫人挺实在,她说不要考虑看花,也要考虑吃果,听说燕红桃汁多味美,个大色鲜,还是从北欧引进的品种,秋季来不更好嘛。反正,最后也不知听谁的。好在汽车已到下河口村区域,从车窗向外看,燕红桃树漫山遍野,可想春天桃花盛开时的情景,粉红如霞,香气袭人,蔚为壮观;更可想秋天,鲜桃压枝,硕果累累,令人垂涎。你说面对这样的美景,到底是春天来,还是秋天来好呢?

    在汽车行进的路上,我们还观赏到了电视剧《刘老根》的拍摄地---龙泉山庄。司机沈师傅问要不要进去观赏,大家表示人为的景地赶不上自然景色,时间临近中午,所以就不进去了。路上,还看到了当地大锅炖鱼一条街,道路两旁都是炖江鱼的餐馆,也算是河口的一景,如果没有随团体同行,吃客的我肯定不会放过品尝江鱼美食机会的。然而,新苗在她妹妹农家饭庄早就为我们预定了有特色的丰盛农家饭菜,更应留着肚子去饱餐。当汽车向着宽甸八一水库方向行驶的时候,我们结束了河口的旅游,此时,我突然想起领袖毛泽东所作的《七律·登庐山》“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诗句。河口,现今这块儿不折不扣的桃花源,给我们留下了无穷无尽的迷恋,不论春天,还是秋天,我们一定会再来的。

在奔赴桃园路上,我用CASIO(卡西欧)EX-ZR15型卡片照相机(携带有摄像功能)拍摄了一段录像,由于是在汽车行进过程中拍摄的情景,故画面效果不尽人意。现以蒋大为演唱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曲作为背景音乐,编辑了以下视频,留作纪念和供大家欣赏: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