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原创:圆力 罗大伦频道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reKXlpHHG0madVvXmwqCIw

“中医基础理论”的一系列文章,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学习中医,让大家跳出“只求方,不学医”的怪圈。我们会用生动有趣的文字和妙趣横生的现象来为您揭开中医神秘的面纱,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同时也让您对中医“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我们介绍疾病的时候,有时候会给大家推荐几个药方,有的药方是有中成药的,有的虽然有中成药,但不好买,还有甚者连中成药都没有。所以,有不少人就买药材自己回来煎,可是看着这些粉末、植物根茎、还有像棉絮一样的东西又不知道从何下手。这就导致每当我介绍了一个方子,大家总是问我能不能泡脚,或者泡水喝行不行。

当然,泡水喝是可以的,但不是所有方子都行,泡脚也是可以的,但总没有口服来的快。另外,就拿这次放开来说,煎药的人多不多?那可真是人山人海。医院还好说,有现成的设备,熬起药来也比较快。但有些代煎的地方,24小时连轴转,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我们为什么不自己掌握煎药技术呢?

煎药的准备工作

煎药听起来挺麻烦的,但实际上就是前期处理、工具选择、火候和顺序罢了,很简单的,自己在家完全是可以学会的。

俗话说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煎药的器具呢?

家庭煎药一般多选用砂锅,这是因为其导热均匀,化学性质稳定,锅周保温性好,水分蒸发量小,但缺点是其孔隙和纹理多,易吸附各种药物成分而串味,一般日杂店都有的,在网上买也可以。此外还可选用紫砂药壶,其内胆的紫砂材质,表面光滑、结构紧密、透气性强、易于清洗也不会留下药味、还具有保鲜功能,较砂锅加热更快捷,且保留了砂锅的优点。医院、药店则普遍采用不锈钢煎药器皿,其性质稳定,且质轻、受热快、耐酸、耐腐蚀。

不过,大家要记住煎药忌用铜、铁、铝器。如李时珍说:“凡煎药并忌铜铁器,宜用银器瓦罐。”现代发现,这些器物或因化学性质不稳定,煎煮过程中能与药物的多种成分,如与鞣质、油脂、生物碱、蒽醌类、香豆素等发生化学反应,或因煎煮时能析出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等。

工具咱们有了,接着就说说药材。很多人把药材买回家之后发现,哎呦,这药材上怎么不太干净呀,是不是得洗一下?对于有些爱干净的人来说,煎煮之前总喜欢清洗药材,洗去灰尘。但是,中药煎煮之前是不宜清洗的。因为中药饮片在炮制加工过程中已经过净制处理过了,一些细微中药饮片如马勃、海金沙、滑石粉等用水冲洗还会有损失,所以泡药前不需要冲洗。一旦冲洗,就会导致药材有效成分的流失,影响药物的治疗结果。

不能清洗,这点大家就知道了。不过,我要说的是,药材不能洗,但是得泡中药煎煮前,应加冷水浸泡30~60分钟,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引起药物酶解或霉变。加水量一般以浸泡后淹没药材2~3厘米为度,而药材质地不同,浸泡时间也有不同,轻质的中药、气温较高时浸泡时间宜短,重质中药、气温较低时浸泡时间宜长,目的是为了使中药湿润变软,利于有效成分煎出。一般的标准为:花、茎、叶20~30分钟,根、根茎、种子、果实50分钟左右。

药材买回来之后怎么处理大家都了然了,那就进行下一步,用什么水。一般来说呢,我们通常都会用自来水来煎药,实际上,这么做不太好。

大家都知道,我们平时饮用的自来水,为了达到饮用安全标准会进行消毒杀菌,所以自来水中一般都要加用漂白粉等物质,并使其含有一定量的余氯。而氯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同许多有机物可发生氧化反应。若是用这种水来煎中药,必然会对中药有效成分有所影响,使药效大打折扣。

那么,如何去除生自来水中的余氯呢?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将水烧沸即可。因为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其中的余氯会随水汽逐渐蒸发掉。

但要注意,刚烧开的水或者温水煎中药也不好。这是因为用开水煎中药不利于水分渗入药物组织内部,有碍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特别是含有淀粉的中药,如山药、芡实、薏苡仁等更易使淀粉凝结,导致有效成分无法煎出。

正确的做法是:先把开水放凉,再加入药物中,浸泡一阵子,然后置于火上煎煮,这样才能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煎出,从而使药物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要注意不能用矿泉水,因为矿泉水中金属离子含量较高,个别金属离子可能会与中药中的生物碱、苷类、鞣酸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


开始煎药

而药材是有一些特殊煎法的,比如先煎、后下、烊化、另煎、包煎等等。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像是生龙骨、鳖甲、磁石、生石膏等药物有效成份难以煎出,所以是要先煎的,一般药店会给单包,您需要把它们在药壶里先煮半个小时以上,然后再下其它的药物。

还有,比如附子,这个药有一定的毒性,这个毒性成分在熬到一个小时左右的时候就被破坏了,所以大家要记住,附子一定要先熬半个小时左右,然后下入其他的药物,再熬半个小时,这样熬满一个小时就可以了。如果药量大的时候,一定要熬到以附子用嘴尝,不再感到麻为好。

另外还有比如灶心土等药物,因为要取的就是它的厚重淳香之气来和中祛秽,所以中医传统的方法是先用它熬水,然后把药渣滤出,用它熬出的水来再煎煮其它药物。

而有些药物则是需要后下的,比如藿香、佩兰、白寇仁、砂仁等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它们的挥发物质很容易散掉,所以需要药快要熬好的时候,再把它们下到药里面,稍微煎煮约四、五分钟就可以了。

一些黏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如赤石脂、滑石、旋覆花、车前子、枇杷叶、蒲黄等的药渣会刺激消化道,所以需要用布包好再放入药壶煎;某些贵重药物,如人参、西洋参、犀角、羚羊角等,为了尽量保存其有效成分,减少同煎时被其他药物吸收,可另炖2~3小时。

那么熬药的火候呢?

这个很多人觉得应该是比较难以掌控的,但实际上没那么复杂。煮药的时候,要遵循大火开锅,小火煎药的原则,不能一直用大火熬,否则会很快熬干。

而且熬药的时间长短和病位是有关系的,如果病位在下焦,那么就需要多熬一些时间,使药味厚重下沉,如果病位在上焦,则需要少熬些时间,尤其是当外邪在肺经,需要宣解的时候,熬药一般是刚开锅,“香气大出”就可以了,这时取药物的轻清之气,直抵肺经,祛邪外出。

一般来说,一剂药煎2次,最多煎3次。大多数方子可以熬到水量为原来的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即可,或者先熬二十分钟,滤出一碗药汁,然后添水,再熬十五分钟,再滤出一碗药汁,再添水,再熬十五分钟,再滤出一碗药汁,然后三碗药汁混合,再加热一下,就可以喝了。这样熬的药,既有熬二十分钟就可以熬出的成分,也有熬几十分钟才可以熬出的成分,所以比较全面。

特殊的煎药方法

上面说的这些是普通的煎药方法,我们一般人在家使用是足够的。这里再给大家拓展一下知识面,看看古人都有什么特殊煎药方法。

采用性寒凉的物质煎煮药物,可增强药物寒凉之性,也可减轻药物的温热之性。以常吃的甘蔗为例,甘蔗性寒、味甘,有除热润燥、止渴消痰之功。古方“祛烦养胃汤”就是以甘蔗煎汤代水,目的是增强全方清热生津润燥的能力,从而使中焦热证得以消除;用酒来煎药,同样有说法。酒性温、味辛,可行经络、通痹塞、温血脉、散凝滞。《金匮要略》中有治妇人血气瘀滞腹痛的红蓝花酒,其中红花活血化瘀,单独以酒煎煮,可加强全方之辛味,使其活血祛瘀止痛的效力倍增;蜂蜜补中益气、润燥、止痛解毒,也可作为煎药的物质使用。《金匮要略》中记载了治疗历节疼痛不可屈伸的乌头汤,就是用蜂蜜煎煮乌头。其目的之一是取蜂蜜解毒之功,缓和乌头毒性。二是取蜂蜜甘缓之性,缓和乌头之性急,使之缓缓发挥散寒止痛之功,以祛除沉寒痼冷。

除了有用不同物质煎药之外,有时同一种药也要用不同的方法煎。就比如大黄,大黄力道的发挥与煎煮方法密切相关,不同的煎煮方法可以使其发挥不同的功用而应用于不同的病证。《伤寒论》中大黄的煎煮方法有先煎、同煎、后下和不煎四种。

先煎:如大陷胸汤,用于邪热与内蕴之水饮结于胸中所致结胸证,大黄在方中先煮,熟则行迟。正如柯韵伯所云: “生者气锐而先行,熟者气钝而和缓”,此用法意不在速下,而在于荡涤邪热;后下:如大承气汤,用于邪实重证,其大黄为后下,取其气薄先至而速下,疏通地道,荡涤燥屎,曰:“用水一斗,煮枳朴,取五升,去滓,内大黄,再煮取二升”;同煎:如桃核承气汤、抵当汤、大黄牡丹汤等方中之大黄与其他药同煎,不分次第,是取其走血分,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