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说清楚了上面这两点,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说说猪肤汤是如何补少阴之不足,解咽喉津亏之囧境?

猪肤汤

《伤寒论》310条:“少阴病,下利,咽痛,胸痛,心烦,猪肤汤主之。”

猪肤汤组成:猪肤,白蜜,白粉。

煎服方法:“猪肤一斤,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医圣笔下,少阴病之人“拉肚子”,便是压垮这个脆弱平衡的那根稻草之一。

本就肾燥水涸的机体,艰难地维持这“心肾水火”的平衡,而突然的“泄泻”导致大量津液丢失,肾水无法制约心火,心神失养,也就心烦、胸痛,虚火上炎,咽喉津亏,咽痛不适。而让我们诱发“咽痛”的可能不仅是莫名的腹泻,也可能是连日的焦虑烦忧,秋燥,高烧感冒后失于调理,饮食失常等等。

三味日常之物

肤即皮也,而猪肤当然就是猪皮,也正因此,很多人说此方是食疗方,是养咽润喉的保健方,就像医圣的当归生姜羊肉汤,甘麦大枣汤一样,十分适合日常选择。其实,这么说也没错,毕竟此方中所用的“三物”均为兼具药性的食疗之品,所以,平素津液不足,秋季皮肤干燥脱屑,口干爱喝水之人,是可以在深秋时节来几碗猪肤汤的。

猪肤

猪肤汤适合的咽痛之人,并非实火,咽部的干痒痛实为肾水不足无以上寄心火所致,所以,当补虚泻火,而为什么猪肤就如此恰当呢?

鸡为阳,鸭为阴;牛为阳,猪为阴。猪为水畜,津液在肤,猪肤禀甘寒之性,尤善润肺肾之燥,解虚烦之热。周岩《本草思辨录》言:“猪肤,少阴之热,上为咽痛,以少阴同气之物而留连于上以除热,非猪肤莫任。”也就是说,猪肤味甘能补,性寒能退虚热,其肤更是水畜津液丰厚所在,正是补其不足的恰当选择。

白蜜

方中的第二味药物白蜜用在此处更是妥当,《随息居饮食谱》言其:“补中益气,养液安神,润肺合营”,是利咽喉、润肺燥的妙物。

比如小孩反复燥咳时,就可以吞服蜂蜜(不是泡水喝)来达到缓解咳嗽、解除痉挛的目的;口腔溃疡时,也可以选择蜂胶贴促进溃疡愈合,缓解疼痛。生活中许多入肺经的药物,或兼具化痰止咳之力的药物也多会选择“蜜炼”,这都与蜜之泽咽喉、养脾气、润肺燥有很大关系。

米粉

方中所用之“粉”,其实也是医圣很喜欢用的一味“稳固中焦脾胃”之物,此方中所用之粉当为粳米磨成的“米粉”,毕竟,医圣笔下引起少阴病之人咽痛的诱因是“腹泻”,此方中将“炒香”的米粉入于方中,既是取粳米之甘以益气养胃、补虚缓急、安中止利、除烦解渴之意。

名医经典

光说不练假把式,下面再给大家看看名医们又是如何应用猪肤汤的,这是清朝名医叶天士医案和耳鼻大家干祖望先生的对此方的理解。

张案:“阴损三年不复,入夏咽痛拒纳,寒凉清咽,反加泄泻,则知龙相上腾,若电光火灼,虽倾盆暴雨,不能扑灭,必身中阴阳协和方息,此草木无情难效耳。从仲景少阴咽痛,猪肤汤主之。”叶天士感悟心得,“夫咽喉之患,久则喉痹、喉宣,妨阻受纳,最不易治。”凡肾中阴液不能上达于肺,致络燥咽痛者,当从少阴入手,方得始终。

中医大家干祖望也常用本方以治疗慢性咽炎及萎缩性鼻炎。并谓《随息居饮食谱》曾说“猪肤甘凉,清虚热,治下利、心烦、咽痛。今医罕用此药矣!”为了不使古方埋没,特考虑在自己医院药厂生产此药,暂名“猪肤膏”,以供临床应用之需。由此可见,大师对其效还是颇为满意的。

煎煮方式和适用人群

1、煎煮方式

取粳米(即东北大米)磨成米粉,微火炒香;然后,再取同等重量的猪皮(以黑皮猪为优)与白蜜,将猪皮熬煮至软烂的程度,只取其汤液,将蜂蜜兑入搅匀,待每次服用前将其温热,兑入炒香的米粉,即为猪肤汤。

2、适用人群

《素问·上古天真论》言:“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凡久病劳伤,肾精亏耗,烦热,体倦腰酸,寐少耳鸣,舌红脉细虚之人都可以在季节交替时选择此方,也可以是用此方缓解咽痛,干痒,但需要注意,此类咽痛当“无痰”“无红肿”方可选择此方。

好了,这就是今天想要分享的“退虚火,泽皮肤,润咽喉”的仲景经方,当下正在白露秋分时,若家中已有咽喉不适之人,不妨去感受一下古朴的中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