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文章来源:罗大伦/大伦书院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cmm-T_omXXg-yGY6vWDP_Q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讲朱丹溪看病的故事。

今天讲什么呢?今天讲祛湿气。这个湿气大家都知道,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外湿和内湿之分。这个外湿是外边环境,如果湿气太重的话,会影响我们人体。内湿往往是自己正气不足,导致脾胃运化不足,过多的水液潴留在体内,该排排不出去,所以体内湿气会过多,所以这个湿气分内湿外湿之分。

应该说湿气是我们现代人的一大问题,为什么呢?

因为整个环境湿气都重,非常干燥的地区,干爽的地区不多了,湿气都很重。为什么呢?跟雾霾重有关。这个雾霾,空气中各种污染颗粒,现在雾霾各个城市都很重。雾霾重了以后,水湿之邪,容易跟雾霾结合,不容易散掉。比如说过去早晨有雾,太阳一晒,白天一晒,水汽都散发掉了,中午的时候,是干爽晴朗的。但是雾霾跟水汽一结合,就是污染物跟水汽结合,形成雾霾以后,太阳晒以后不容易散掉。为什么呢?因为它确实有固着的物质,固着在上面。那么这个水湿跟水汽,跟污染物结合在一起,不容易散掉。大家看经常一白天都是雾蒙蒙的,这个跟过去是不一样的,跟我们小时候至少是不一样的。所以应该说,现在整体外界的湿气,是在增加的。那么这是外因。

内因是大家现在运动都少,您说现在真正每天保持运动的人有多少?我觉得并不是特别多。大家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并不是像过去那样走路挥汗如雨,夏天干活,没有这些运作,没有这些劳作,正气,实际上气血运行的状态没有那么好,正气没有那么足。尤其是脾胃之气不足,大家肥甘厚味,把脾胃给伤掉了。那么脾属土,土是什么?土是治水的,土克水。如果脾胃被伤掉,脾土不能治水,你会发现体内湿气就重,所以现在湿气重的人是越来越多了。那么这个湿气怎么调理呢?我们接下来就聊聊这个。

首先看这个医案。朱丹溪说“一男子三十五岁”,这个人应该是壮年的时候,身体还不错的时候,“九月间”,九月的时候,应该是天还很热,而且是湿气很重的时候,这个跟长夏有关,这个时候当夏天快结尾的时候,跟秋天连接那一段,湿气特别重,容易潮湿,湿热的那种闷湿。“早起”,这个人早起有什么毛病呢?“早起忽目无光”,眼睛好像看不到光似的,“视物不见”,早晨起来看不见东西了,这个是挺吓人的,一般能吓个好歹的,早晨起来,看东西看不见了。

“急欲视”,使劲,想看东西,赶快看,“片时才见人物,竟不能辨”,什么意思?过了一阵儿才能看到人和物,能看到人和物的影子,但是竟不能辨,不能看的很清晰,不能辨认,比如看一个人,这是谁?二大爷还是谁,不认识。看到有一个人在那,竟不能辨。还有什么其他症状呢?“饮食减平时之半”,吃饭吃不下去了,这个饭量减了平时之半,“神思极倦”,精神头特别不足,这个就有意思了,为什么精神头不足呢?一会儿分析,跟湿气有关。“已病五日”了,病了五天了,把朱丹溪找来了。

朱丹溪来了以后,“脉之缓大”,跳的特别缓,跳的慢,而且大。“四至之上”,一呼一吸间四至,大约跳四次左右。这个朱丹溪怎么判断的呢?“作受湿处治”,他就判断这个跟受湿有关。为什么呢?仔细一询问,果然“因卧湿地半月而得”,大家看见没有,这是他的病因。怎么回事呢?就是在比较湿的地方,睡了半个月,得这个病了。这个湿气从何而来呢?这个湿气是从外边来的。这个土地很湿,躺在这睡觉,睡了半个月。这种情况是湿气从外而来。

那么有没有这种情况呢?我们生活中是有的,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有人出去旅游去,那么旅游到有些地方,比如说山里面,有的是海边,有的是湖边,有的是水边等等,睡旅店,那个被子是潮湿的。不懂,反正来了没办法,晚上困了要睡就睡吧,那么睡几天以后就开始不舒服了。这就是湿气特别重。

我一般讲,到湿气重的地方,如果被子你一摸是湿的,怎么办呢?

我告诉大家一招。你用那个电吹风,每个酒店都有电吹风风筒,你就把它插上以后,把风筒的进风口放在被子外边,把出风口放在被子的里面,被褥之间那,打开以后让热风往里面吹,吹一会儿,这个被子整个鼓起来,吹一会儿,你再一摸里面,又热又温暖,又干燥,这个湿气被吹掉了。您那边留个口,让它出去。这个方法,我觉得是旅行必备,因为哪有那么干爽的地方,好多地方都湿。我经常出差,经常到有些地方,一摸被子都是潮的。怎么办呢?我就用这个方法,一定要吹干一下。这是什么呢?别让湿气进来。我这是可以控制的,是好事。

但是我跟大家讲,有时候真不一定。我家里有一位长辈,年轻的时候当兵,那个时候叫铁道兵。铁道兵干吗呢?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修路的。有时候到一个地方,真没条件,所以地下很湿,一铺就睡觉,当时条件是非常艰苦的。虽然现在铁路通了,我们每天坐着很舒服,但是这些军人有时候确实受伤。比如说我们家这位长辈,实际上最后被风湿类的疾病所折磨。所以这个怎么得的?就是特别潮湿的环境,在那里睡觉。比如说地质勘探的队员,在野外你就要睡觉,这种湿气特别重,就容易出现这类问题,这是外湿。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外湿会侵袭人?

有的人就没事儿,不舒服而已,有的人就作病了,这个跟正气不足还是有关的。我们回过头来,再分析一下患者,他的眼睛,为什么眼睛看不到东西了呢?这叫湿气蒙蔽清窍。我们正常讲,湿浊之气应该往下走。我们脾胃气足的话,能够升清降浊,把清气往上升,把浊气往下排,所以脾胃气足了,我们这个气机升降会正常的。那么脾胃如果虚了,升清降浊功能弱了,湿气特别特别重以后,会怎么样?就像雾天,把天空都给遮住一样,我们上边头部是清窍,你看眼睛、鼻孔、耳朵这都是清窍。如果这个湿气,越来越熏蒸,蒸腾往上面走,这叫什么呢?这叫做蒙蔽清窍。我们的眼睛、鼻子、耳朵等等,这叫清窍。

所以当上边湿气重的时候,我们会出现蒙蔽清窍的情况,有的人会耳朵出问题,有的耳鸣就是湿气重导致的。有的鼻子出问题,鼻子湿气特别重,鼻子嗡嗡的,里面有各种问题。眼睛也是如此。所以湿气重会导致清窍出问题,这个理念大家一定要记住。我们的清窍如果出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湿气重导致的。那么湿气为什么重呢?往往是脾胃气虚导致的,不能升清降浊。所以《黄帝内经》有一句话说,叫“九窍不和,皆肠胃之所生。”什么意思?你这两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朵,咽喉这出问题,跟什么有关呢?往往是跟您的脾胃之气不足,导致湿气重有关。这是大家一定要了解的。

这个病例,朱丹溪一看这个病,他基本就知道,跟什么有关系。“饮食减平时之半”,为什么呢?湿气困脾,湿气这个东西首先困脾胃,如果水重了以后,会把土给淹了,我们正常说水来土掩,我们土能控制水,土克水,但是如果水太大了,剩一点土也不行,把土给淹了,所以湿气太重以后困脾。湿气重的人会有什么感觉呢?脾胃不舒服,肚子胀胀的,吃点东西就不想吃了,胃口不好,吃点东西以后,肚子里胀,发闷,大便容易溏泻,容易出问题。所以大家看到没有,湿气重,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脾胃出问题,脾胃膨闷胀满,胃口不好,食欲降低,这是湿气重的表现。


还有什么呢?湿气重有什么表现呢?

“神思极倦”,就是不想想东西,发懒。为什么呢?是这样的,我们说脾主思,它跟我们思想思虑有关系。一个人如果脾受伤的话,这个人表现是什么呢?想事觉得特别累,总是精神特别疲倦,正气开始不足了,精神疲倦。还有什么呢?还有脾主四肢,如果脾虚了,湿气特别重,把脾胃困住了,脾主四肢,四肢就会特别没劲,因为脾胃气虚了。那么四肢没劲,会感觉这个人特别倦懒,所以湿气重的人,整天觉得一点劲也没有,浑身觉得特别疲惫,特别是四肢,胳膊腿不想动。所以这个也反映到神思上,你想干什么,你看这个人就是懒,他想到他也不去做去。这是精神类问题?不是,他四肢也确实没劲。他的精神头,支配不了他身体的躯干,所以有问题。

所以朱丹溪通过这些判断,这个跟受湿有关。一问他,果然,这个人因为什么事,反正在湿的地方,睡了半个月觉,就得这个病了。这一看,应该说是体内湿气比较重。像这种重法,这是阴邪还是阳邪呢?湿为阴邪,容易伤阳气。像有的时候会有湿热,他这个应该是寒湿,虽然是九月夏天,但是有可能,过去古代的时候夏天天特别热,也没有空调,上哪睡觉呢?躺在地上睡觉了。地上又比较潮湿,他这么睡了半个月,就得这个病了。这样的病,还有腰特别疼,有的人就睡在地上,夏天睡完起来,腰疼的像折掉了一样,这就是寒湿为患。

所以朱丹溪看病怎么看呢?

“以白术为君”,为什么用白术为君呢?白术有什么作用?白术是健脾祛湿的,像张仲景的肾着汤都用白术。白术是健脾祛湿的,白术为君。“黄芪、陈皮为臣”,黄芪干吗呢?配合白术来补气的。你不是脾虚吗?脾虚跟气虚,我用黄芪来帮你补气。陈皮是帮你行气的,行气理气,因为补进去别滞腻,这是第一。第二,你湿气也需要给化开。

所以朱丹溪祛这个湿气,经常用什么方子呢?他经常用二陈汤。二陈汤大家说是化痰的吗?实际上也是祛湿的,痰湿都是一体的。二陈汤用茯苓,茯苓祛湿气,陈皮理气祛湿,理气化湿,加点半夏,加点甘草,所以朱丹溪经常用二陈汤来祛湿气。二陈汤往往加点羌活,上面风药给你提升,升阳气。用点苍术往下泻浊阴。所以朱丹溪祛湿的思路,往往是二陈汤加羌活,加苍术,这是他的思路。

像这个病例里面,他就用白术为君,配上黄芪补气,配点陈皮,我帮你理气祛湿。以“附子为佐”,为什么加附子?温阳。因为这个人受了寒湿,他这个阳气必须提升起来,所以用附子为佐。这个方子吃了“十余贴而安”,十余贴这个患者就好了。像他这个眼睛好,这是一个表现,实际上是湿气去掉了,寒湿被去掉了。所以这是朱丹溪治疗湿气导致眼睛看不了东西,眼睛出问题的一个病例。

在祛湿这里面,朱丹溪特别推崇苍术这味药。这个医案里虽然用的白术,但是有的时候湿气很重,他用苍术,他这个苍术配二陈汤,配点羌活,这是他经常用的。他说这个湿气,上面升阳气,下边淡渗,这都是方法。中间有时候用汗法,往外发汗,如果湿气在体表,发汗把它散出去,也是好的。所以朱丹溪说,说外湿,外边来的湿气,应该表散,往外散。内湿要淡渗,我们经常讲的茯苓、薏米、赤小豆,这都是往下渗的,叫淡渗,用淡味往下渗湿气。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扶正气是必须的。所以像朱丹溪治疗这个患者,上来用白术配黄芪,扶正气,你脾胃气足了,正气足了,湿气才能真正去掉。所以祛湿之药和扶正之药,如果能够一起用,这个效果是更好的。

像祛湿的思路,在中医里面,张仲景讲过很多,张仲景在祛湿方面应该是鼻祖。他的很多方子,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等等,全是祛湿气的。那么后世医家继承了祛湿的方法,尤其朱丹溪他擅治杂病。那么在治疗杂病的时候,湿气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一块,你湿气去不掉,那甭谈治杂病了。所以朱丹溪特别擅长祛湿,化痰祛湿,这是朱丹溪非常擅长的。这些医家不断的丰富张仲景的思路,所以后世治湿的方法越来越多。这是我们中医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是需要大家了解一下的。

像今天这个医案,我们能学到什么呢?

这里有一个生活经验。尽量让自己别处于湿气特别重的环境里面,尤其是睡觉的时候。像这位就是在湿地上睡了半个月,导致出现很严重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在睡觉的时候,你的正气循行,正气整个功能是低下的,人体处于休息状态,这个时候湿气就特别容易进入人体。所以大家如果出去旅游出差,或者你到生活环境里面,你发现你睡觉的环境特别湿的话,我都建议您要调整一下,千万别往湿的地方睡。平时白天湿气重,不能影响你,未必能影响你。但是如果你睡觉的时候,当你正气要休息的时候,如果你的环境湿气特别重的话,确实会影响你的。这个是我们今天这个医案大家要学习的生活经验。

平时生活中,不睡觉的时候,如果湿气特别重,我建议大家也是要防备一下,比如说有的时候运动出了一身汗,这个衣服都是湿的,或者外边天特别热,衣服都是湿的。您进到了空调冷气房间,一下子外边温度下降,这个衣服很湿的,一下子贴到身体上,这个湿气就容易进入体内,为什么?因为你毛孔开张呢,因为刚才热的,毛孔都张开着,这个时候湿气特别容易进来。所以像类似的环境特别多。

我建议什么呢?我建议大家生活中要备点保护的东西,比如说有时候车里面多放件衣服,运动完了,你就把衣服换掉,换上干爽的衣服。比如说有个地方放个干毛巾,把干毛巾垫到里面,就是隔到衣服和湿的中间,比如说您备个电吹风,到哪一插,马上吹,给它吹干了,这样保护自己,别让自己在湿的环境里面生活。

这个是生活中各种小窍门,跟大家讲,尽量别被外湿伤到了。因为我们现在体内正气足的人并不多,如果正气不足,脾胃气虚,外边的环境很湿,雾很大,衣服出汗等等,就很容易被外湿侵袭到身体。那么这个时候如果能及时处理,随时更换衣物,随时保持干爽,有的地区特别是,家里放个干燥的除湿器,这个对您是有好处的。这是生活经验,跟大家随意聊一聊。

朱丹溪治湿的方法跟大家讲了,他总是用二陈汤加羌活加苍术,羌活是往上提升的,升阳气的,苍术是往下渗湿气的。二陈汤是化痰湿的,这是他经常用的方法。像羌活往上提清气的同时,也有发汗解表作用,等于把上面湿气,表之散之,往外边散。下边淡渗,苍术往下,苍术白术,这些湿气,淡渗利湿往下走。所以这是朱丹溪调湿气的方法。这个今天跟大家简单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