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原创:李鸿政/听李医生说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7dckgqpZpKLy5vIj_C-XgQ

大家好,我是李医生。

后台时常有朋友让我写写儿童发烧怎么处理,很多父母面对孩子发热时都很焦虑,甚至还有人半夜三更把孩子抱去急诊的,其实就是一个发热,但烧到39°C时很多父母就慌了神了。担心会烧坏脑子,烧出问题。

会不会这样呢?我们慢慢讲,大家看过几个问题就明白了。

1、体温多少度才算发热?

之前有个朋友跟我说,给孩子量了体温,好几次都是37.2°C,低烧,要不要吃点药。我哭笑不得。

正常人体温一般36-37°C左右,因为测量方法不同而略有差异(第八版《诊断学》原话)。以口腔温度为标准的话,低热:37.3-38°C;中等度热:38.1-39°C;高热:39.1-41°C;超高热:41°C以上。但这个数据是有些出入的,不同专业书籍会有些细微差别,差别主要在什么时候才算是低热。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发布的《儿童发热健康教育30问》指出,以腋温为准的话,37.5-38.0°C算是低热。临床上大多数也是认为腋窝温度≥37、5°C算是发热。

所以,如果孩子体温<37.5°C,又没有什么不舒服,那就不要担心。37.2°C不算发热,不用吃药。更何况,人的体温都是会有波动的,下午体温可能高一些,吃饭后也会升高一些,只要波动范围不超过1°C,那就没事。

2、儿童急性发热,一般什么病因引起?

引起发热的病因太多了,最简单普通的疾病就是上呼吸道感染,最复杂严重的可能会是白血病、淋巴瘤等等,大家都害怕后者,但实际上最常见的肯定是前者。

有统计,感染性疾病是引起急性发热最常见的病因,比如病毒、细菌、真菌、非典型病原体、寄生虫感染等等,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细菌(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最常见。感染部位最常见是呼吸道,此外还会有泌尿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等。

如果孩子有发热,又有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等,那肯定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来说不至于引起什么大问题。但如果孩子仅仅有发热,没流鼻涕、没咳嗽等等,尤其是2岁以内婴幼儿,那就要警惕其他部位感染。

3、儿童发热如何判断病情轻重呢?

这点家长需要学习。

声明一句:绝对不要单纯以体温高低和发热持续时间的长短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这是很多父母都会犯的错误,觉得孩子烧到39°C了,肯定很严重。或者说烧了几天了,反反复复,也很害怕。这是没必要的。发热是机体对外来病原体的一种病理生理反应,从某种程度来讲,发热对激活机体免疫功能是有益的。但持续高热也不是好事

判断发热儿童病情的轻重,要关注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和末梢循环情况(比如有无发绀),下述红黄绿系统一目了然,如果孩子存在红区任何一个症状体征,即是高危,需要立刻去医院;如果存在黄区任一症状体征(无红区症状体征),则为中危,不是很紧急,但是要警惕,也要尽快去医院处理;如果红黄区都没有,只有绿区的,那就是低危,别着急,淡定,在家处理就好。



4、高热会烧坏脑子么?

这是所有父母都担忧的问题。包括我的父母,我孩子发热了,我很淡定,我爸妈都催促我给他用药,说怕烧坏脑子,以后读书不灵活了。我都哭笑不得。

明确说一句: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发热本身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发热本身不会,但是发热背后的疾病可能会)但发热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尤其是高热时,孩子可能会烦躁、谵妄、幻觉等,又由于孩子大脑发育未成熟,高热时容易惊厥(抽搐),但这不代表孩子会烧坏脑子。

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如果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起的发热,比如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等等,那这时候出现的高热的确会可能引起神经系统损伤,甚至引起神经系统后遗症,但这不是高热引起的,而是这个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起的。只要孩子没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而是普通的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它就不可能烧坏脑子。

5、孩子发热了,我们治疗的目标是什么?

不要一看到孩子发热了就上退烧药。不要形成这种惯性思维。

发热处理目标有三个:适当用退烧药减轻不适;特殊情况下,为保护脏器功能,应积极降温;查找并治疗引起发热的原因。

我们退热治疗的目标不是为了恢复正常的体温,而是为了改善症状,让孩子更舒服一些,因为他不舒服了就不思饮食、爱哭爱闹。退烧治疗很重要,就是因为能改善孩子舒适度。国内外指南都强调使用退烧药改善发热患儿的舒适度的重要性。

查找发热背后的病因才是最关键的。上面我们讲了,如果是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孩子会有发热、流鼻涕、打喷嚏、咽痛、咳嗽等情况,一般问题不大,只要精神良好,肯吃喝玩耍,那就安心在家便可,即便是烧到39°C,也可以自己用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糖浆等)处理,体温下来了,孩子舒服了,自然就不闹了,也能吃喝了,但要注意少量多餐更好,否则刚吃下去就吐了。

如果孩子精神萎靡、嗜睡等,前卤饱满,都说明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问题,要尽早去医院处理。这里进一步参考上述的红黄绿系统表。


 

6、儿童发热用什么退烧药最好?

2月龄以上儿童体温>38.2°C而且伴有明显不舒服时,可以用退烧药。如果孩子体温虽高,但是精神很好,依然玩耍吃喝,那可以观察。不是非得上退烧药。

2月龄以上儿童用退烧药是推荐用对乙酰氨基酚(只有一个药),6月以上儿童推荐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有两个药),2月龄以下儿童发热禁用任何退烧药(没有药)。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这两个药相对安全,婴幼儿可以用糖浆制剂,甜甜的,好喝。

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联合使用或者交替使用。这点值得强调,以往我们有些人(包括我自己)在孩子发热时都会交替使用这两种药,现在最新的指南是不推荐交替使用了,因为可能产生更大的不良反应,而且容易导致父母出现用药混乱,更加可能导过量用药。

7、使用退烧药有什么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很是很多的,药物都有副作用,不能过量使用,一定要看说明书。比如你用了一种退烧药了,就不用随便用其他的退烧药,即便是冲剂、复方感冒药什么的都不行,要看清楚成分。

肝功能异常时,如果发热,还是可以用布洛芬的。

肾功能异常的孩子,如果发热,禁用布洛芬,可以用对乙酰氨基酚。

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的患儿用退烧药,要用对乙酰氨基酚,不用布洛芬。

不推荐在疫苗接种后预防性使用退烧药。

总的来说,如果是一般的孩子,平时检查没发现什么异常的,现在发热了,那么一般都是可以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的。如果孩子身体有什么疾病,那就一定要咨询医生,不要擅作主张。

退烧药虽然效果好,但也不是每次都能把体温降下到正常的。如果用了药后孩子体温还是高,也不要急急忙忙吃第二次,2次用药间隔一般要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用药,这才是安全的。频繁用药、加大剂量用药,可能弄巧成拙。

8、高热时是不是输液会好得更快?

大家一定有这样的遭遇,孩子发热了,去到诊所或者急诊,医生可能会给输液治疗。

必须要指出,多数情况下这种做法是错误的。高热时输液不一定使得疾病好得更快。多数情况下,发热患儿不需要输液治疗,是否输液取决于病情及诊断(背后的疾病),与体温高低无关。

只要考虑存在严重细菌感染时,才需要静脉用抗生素。或者孩子有明显脱水了,无法口服补液的时候,才需要输液纠正。或者孩子有休克了,才需要输液治疗。如果孩子没有这些情况,一般情况良好,仅仅是发热,那是不需要输液的。常规输液治疗本身也不能降低体温,尤其是孩子多数是病毒感染,静脉用抗生素不会有任何效果。

临床用药要遵循原则: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输液。对于发热患儿来说,优先口服给药。

9、儿童发热,还用物理降温么?

很多人做的物理降温都是错误的

首先,如果孩子体温高不舒服,可以适当降低环境温度,包括开空调(不要对着吹就好,太刺激),减少衣物(也不能不穿衣服),适当散热,都有助于降低体温。

过去说的乙醇擦身现在已经不推荐了,因为会明显增加孩子的不适感。

主要的物理退烧方法:温水外敷(额头、腹股沟等处)、温水浴、退热贴、风扇、降低室内温度等。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程度的退烧作用,改善孩子舒适度。我孩子发热,我几乎都会用到温水浴、温水毛巾擦拭腹股沟、腋窝等。

退热贴会不会有效呢?指南说有用,理论上这肯定有帮助,但是效果多大就不好说,如果孩子愿意,还是可以尝试使用的,毕竟多种方法一起退热还是不错的。

但如果孩子有发热、寒颤,全身哆嗦,还要物理降温么?不要!寒颤说明处于体温上升期,这时候用各种物理降温(包括温水浴、风扇等)方法都可能加重孩子的不适感,加重发抖、寒颤的症状。寒颤的时候应该注意保暖,怎么舒服怎么来!适当添加衣服或盖被子,但也不能捂得太紧太实,再根据发热状态增减衣物。室内温度也是一样,以孩子感受为主,怎么舒服怎么来。

10、捂被子要的么?

如果孩子已经不寒颤、发抖了,只是发热,那就不要盖太多被子穿太多衣服了,这会导致孩子体内热量蓄积,引发高热,甚至可能导致脱水。这时候应该适当减少衣物。还是那句话,如果孩子会表达了,怎么舒服怎么来。如果还不会表达,那就要父母多观察孩子的状况。添加衣服方面不要极端。

只有在高热、发抖的时候可以捂被子,等不发抖了,就不要捂被子了。事实上,孩子不发抖了,可能会大量出汗,你再捂被子他也会踢被子。

参考文献

1、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热健康教育30问、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8):566-673

2、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专家共识、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0,35(03):16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