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6、儿童发热用什么退烧药最好?

2月龄以上儿童体温>38.2°C而且伴有明显不舒服时,可以用退烧药。如果孩子体温虽高,但是精神很好,依然玩耍吃喝,那可以观察。不是非得上退烧药。

2月龄以上儿童用退烧药是推荐用对乙酰氨基酚(只有一个药),6月以上儿童推荐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有两个药),2月龄以下儿童发热禁用任何退烧药(没有药)。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这两个药相对安全,婴幼儿可以用糖浆制剂,甜甜的,好喝。

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联合使用或者交替使用。这点值得强调,以往我们有些人(包括我自己)在孩子发热时都会交替使用这两种药,现在最新的指南是不推荐交替使用了,因为可能产生更大的不良反应,而且容易导致父母出现用药混乱,更加可能导过量用药。

7、使用退烧药有什么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很是很多的,药物都有副作用,不能过量使用,一定要看说明书。比如你用了一种退烧药了,就不用随便用其他的退烧药,即便是冲剂、复方感冒药什么的都不行,要看清楚成分。

肝功能异常时,如果发热,还是可以用布洛芬的。

肾功能异常的孩子,如果发热,禁用布洛芬,可以用对乙酰氨基酚。

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的患儿用退烧药,要用对乙酰氨基酚,不用布洛芬。

不推荐在疫苗接种后预防性使用退烧药。

总的来说,如果是一般的孩子,平时检查没发现什么异常的,现在发热了,那么一般都是可以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的。如果孩子身体有什么疾病,那就一定要咨询医生,不要擅作主张。

退烧药虽然效果好,但也不是每次都能把体温降下到正常的。如果用了药后孩子体温还是高,也不要急急忙忙吃第二次,2次用药间隔一般要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用药,这才是安全的。频繁用药、加大剂量用药,可能弄巧成拙。

8、高热时是不是输液会好得更快?

大家一定有这样的遭遇,孩子发热了,去到诊所或者急诊,医生可能会给输液治疗。

必须要指出,多数情况下这种做法是错误的。高热时输液不一定使得疾病好得更快。多数情况下,发热患儿不需要输液治疗,是否输液取决于病情及诊断(背后的疾病),与体温高低无关。

只要考虑存在严重细菌感染时,才需要静脉用抗生素。或者孩子有明显脱水了,无法口服补液的时候,才需要输液纠正。或者孩子有休克了,才需要输液治疗。如果孩子没有这些情况,一般情况良好,仅仅是发热,那是不需要输液的。常规输液治疗本身也不能降低体温,尤其是孩子多数是病毒感染,静脉用抗生素不会有任何效果。

临床用药要遵循原则: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输液。对于发热患儿来说,优先口服给药。

9、儿童发热,还用物理降温么?

很多人做的物理降温都是错误的

首先,如果孩子体温高不舒服,可以适当降低环境温度,包括开空调(不要对着吹就好,太刺激),减少衣物(也不能不穿衣服),适当散热,都有助于降低体温。

过去说的乙醇擦身现在已经不推荐了,因为会明显增加孩子的不适感。

主要的物理退烧方法:温水外敷(额头、腹股沟等处)、温水浴、退热贴、风扇、降低室内温度等。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程度的退烧作用,改善孩子舒适度。我孩子发热,我几乎都会用到温水浴、温水毛巾擦拭腹股沟、腋窝等。

退热贴会不会有效呢?指南说有用,理论上这肯定有帮助,但是效果多大就不好说,如果孩子愿意,还是可以尝试使用的,毕竟多种方法一起退热还是不错的。

但如果孩子有发热、寒颤,全身哆嗦,还要物理降温么?不要!寒颤说明处于体温上升期,这时候用各种物理降温(包括温水浴、风扇等)方法都可能加重孩子的不适感,加重发抖、寒颤的症状。寒颤的时候应该注意保暖,怎么舒服怎么来!适当添加衣服或盖被子,但也不能捂得太紧太实,再根据发热状态增减衣物。室内温度也是一样,以孩子感受为主,怎么舒服怎么来。

10、捂被子要的么?

如果孩子已经不寒颤、发抖了,只是发热,那就不要盖太多被子穿太多衣服了,这会导致孩子体内热量蓄积,引发高热,甚至可能导致脱水。这时候应该适当减少衣物。还是那句话,如果孩子会表达了,怎么舒服怎么来。如果还不会表达,那就要父母多观察孩子的状况。添加衣服方面不要极端。

只有在高热、发抖的时候可以捂被子,等不发抖了,就不要捂被子了。事实上,孩子不发抖了,可能会大量出汗,你再捂被子他也会踢被子。

参考文献

1、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热健康教育30问、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8):566-673

2、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专家共识、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0,35(03):16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