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原创:圆力/大伦育儿说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hw83h7WzLZuLo6v6z1POcg

“呦呦呦,孩子这是咋了?怎么又是口腔溃疡,又是眼屎的。”“别提了,孩子上火了!”相信这是一段再平常不过的对话了,虽然这是我自己想象的,但现实生活中一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

这个时候家长们想的一定是赶紧整点凉快的东西给孩子服用,但实际上,上火并不是这么简单的问题,处理方法也要因上的火不同而做出改变,否则就有可能损伤孩子的身体。

一提上火谁都知道,但这个火到底是什么,大家知道吗?

中医认为,人体内本就是有火存在的。

《类经·阴阳类》中提到:“火,天地之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万物之生,皆由阳气。”这种火是正气之火,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阳气。正常情况下,血液、唾液、汗液等人体内的阴液制约着体内的阳气,水足则火藏于下,温煦脏腑,保证人体健康。一旦阴阳平衡被打破,内火过盛,人就会上火,这种火是邪气之火,外在表现就是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牙痛、咽喉痛等。

孩子上火主要分两种,一是虚火,另一种是实火。

一、虚火

先来看虚火,虚火也叫虚热,大多是阴虚导致的。所谓的“阴”,就是体内的主静、主润的物质,比如津液等等。本来在一个人的体内,阴阳是平衡的。这时身体是处于温暖的状态,不寒不热。但是如果阴不足了,阳就会多起来,这个多余出来的阳,也就是虚热。但这种热,并不是真正的增加了,而只是显得多余了。

这种情况通常会出现在体质本身就偏于阴虚的孩子身上,他们会比较喜欢吃肉,不喜欢蔬菜水果。但其实肉类本身并不一定是温热性质的,但是由于现在的养殖方法,或者烹饪方式导致大部分的肉类都是偏于温燥的。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夏季天气较热,出汗较多,体内的津液得不到补充,就会出现津液不足。或者一些伤津耗阴的病症也会让孩子上虚火,像是汗证、高热、长期腹泻、长期气血不足等。

这样的孩子大多舌质是红色的,舌苔很薄,或者没有舌苔,甚至可能是地图舌花剥苔,舌头的形状还是圆圆的。此时,孩子的下眼袋会大,下眼袋会发红发紫,容易大便干燥,手脚心会热,会出现晚上睡觉盗汗的情况,脾气会大,容易变得烦躁多动。

上虚火的孩子是阴不足,而阳正常,如果大家给孩子服用一些“凉快”的东西,反而会伤阳,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滋阴。

石斛麦冬饮

材料:石斛10克、麦冬10克。

做法:将麦冬、石斛一起放入大杯中,用开水冲泡,加盖等10分钟即可当茶饮用,一般可冲泡3~5次。每日一剂,连服3剂。适用于反复口腔溃疡、口臭、睡眠差的孩子。

乌梅白糖汤

材料:乌梅3~5个(药店买),白糖1~2调羹。

做法:把乌梅放入锅中,加入1~2调羹的白糖;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大火煮开,小火煮烂,乌梅变得软烂之后,喝汤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方子必须当日煮当日喝不能隔夜,隔夜以后会差很多。至于喝的方法,不必像喝中药那样一天三次,这个汤可多次喝,不限次数及量,以孩子可以承受量次为准。

很多孩子在这种状态下,还稍微有点积食,所以可以加上一点焦三仙和炒鸡内金,也可以用点运谷山楂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