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国生活网综合报道】加拿大央行于2017年7月12日正式宣布加息0.25%,就是将基准利率从0.5%调高到0.75%。这是7年以来的首次加息,也就是说加拿大央行上次加息还要追溯到2010年,为了进一步刺激经济,加拿大央行甚至在2015年一年内两次减息,所以从2015年7月以来,加拿大央行就一直把基准利率维持在0.5%没有变化。

央行在今天的声明中说,央行对加拿大经济增长愈来愈有信心,因为本国经济不仅在各地区,而且在各行业均表现良好。根据对未来经济前景的展望,央行认为加拿大不再需要货币刺激措施。不过央行行长波洛兹(Stephen Poloz)和他的同事们似乎还没有准备好在今年内第二次加息。央行在声明中坚持认为,年内是否加息要看情况,尤其是要考虑通货膨胀率的变化。



央行这次加息是一个重要信号,暗示加拿大经济告别低利率时代,将极大改变加拿大家庭的经济状况。那么央行加息,对加拿大民生有哪些影响呢?

一、加元汇率暴涨

受到加息宣布影响,加元汇率瞬间暴涨。兑换美元飙升1美分,目前1加元兑换0.783美分。加元自从今年5月击穿0.73美分低位后节节回升,2个月累计上升超过5美分,升幅近7%。同样,加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亦大幅上涨。7月12日一早,加元汇率突破¥5.30大关至5.31人民币,上涨近5分。

二、各大银行贷款

2015年,央行两度降息,基准利率由1%调低至0.5%。当时,加拿大五大商业银行按揭贷款基准利率(PRIME)均是3%,但是,对于减息,五大银行反应奇慢,反应慢半拍,均不愿跟随央行相应调低利率0.5%。最后,皇家银行(RBC)、帝国银行(CIBC)、BMO、以及丰业银行只是将按揭贷款基准利率调低0.3至日前的2.7%;TD道明银行更加只是调低0.15至2.85%。

而对于加息,各大银行的反应是怎样的呢?提前反应!

一周前,各大银行已经纷纷调升固定按揭利率,其中RBC皇家银行调升20个基点,BMO上调10-20个基准点,CIBC上调5-15个基点。(具体:利空再袭!继RBC后,BMO、CIBC纷纷上调房屋按揭利率)

浮动利率:将跟随商业银行的按揭基准利率上浮。
固定利率:签约期内不受影响
Line Of Credit:跟随商业银行的按揭基准利率上浮而上浮。
信用卡:信用卡通常以固定利率收取利息,一般不会跟随央行的隔夜利率增加。
学生贷款:在离校六个月内学生不需要还学生贷款,但是,这段时间里会累积了利息。利率可以是固定,也有浮动的。但无论哪种方式,即将开始偿还学生贷款的毕业生将受到影响。
汽车贷款:尽管一些银行提供了浮动利率的汽车贷款,但汽车贷款通常是固定利率。利率上涨会影响即将购买车辆的人士。
储蓄:加息当然有利于喜欢存钱的人士。隔夜利率的上涨通常会令到银行调升储蓄利率,鼓励人们存钱。

三、房地产:不容乐观

央行也意识到,提高基准利率25个基点将影响到另一个关键领域——房地产。虽然红火了数年的房地产一直是加拿大经济增长的支柱,但加息则意味着按揭利率升高,不仅会抑制消费者的购房意愿,也将令加拿大房地产进一步冷却。

央行指出,由于各级政府的政策和措施,加拿大房市已经出现衰退迹象,特别是在GTA地区,安省政府4月出台新政16条,大多伦多的楼市5-6月明显冷却。据多伦多地产据最新的6月地产报告显示,6月大多伦多地区销售量同比大跌37.3%;销售均价同比涨6.3%,涨幅明显趋缓;销售均价环比5月,下跌8%。

央行在声明中总结说,近年来实施的超低利率鼓励加拿大人借钱买房,不仅刺激了房屋投资与建设,也推动了房价节节升高,尤其是在多伦多和温哥华及周边地区。但史上的超低利率也惩罚了储户,让他们存在银行的钱难以生钱获益,也使养老基金等难以获得健康的回报。

近日,加拿大最大的个人债务处置服务公司MNP LTD就央行加息对个人债务影响以及对加拿大楼市的冲击做了一份广泛市场调查。调查显示,超过70%的加拿大人表示,央行加息1%,他们处置个人债务的能力将非常不乐观。具体调查结果是,如果每月债务负担增加130元,77%的加拿大人将面临还债困难,如果每月债务增加200元,44%的加拿大人表示家庭财务将十分紧张,无法应对紧急财务危机;如果每月债务增加300元,55%家庭将处在破产边缘。

对于背负房屋按揭的加拿大人,51%的房贷家庭担心未来房价下跌将给他们的家庭财务带来不利影响;即使未来房价不下降,也有27%的加拿大人认为他们当前每月的按揭还款额度已经处在可负担能力的极限。同时,高达2/3的加拿大人承认当前的房市存在泡沫。

央行加息,首当其冲受冲击的就是那些贷款买房又以房产作抵押借贷消费的家庭,房价下跌会带来家庭的财务压力和危机。最糟糕情况是,如果一旦无力偿还增加的贷款,实现家庭财务收支平衡,可能将面对被迫变卖房产的风险。

央行加息,楼市价格势必会下调。买家观望的心理加重,卖家恐慌的心理加重,这场卖家、买家之间的市场角逐,随着央行的加息,显得更为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