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加国生活网小编生活提示:2018年7月17日是今年的入伏日。入伏的到来,标志一年中最火热的日子——“三伏天”来临了。三伏是一年中人体体表气血最旺盛的时候,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正式开始了。一年仅此一次,请大家珍惜!

头伏:7月17日-7月26日,共10天;中伏:7月27日-8月15日,共20天;末伏:8月16日-8月25日,共10天。2018年三伏总共40天。

“三伏天”的由来

“三伏(Dog Day)”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需20天,俗称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以后就出伏了,随着日照时间缩短,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凉爽了。“三伏”不属于24节气之一。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7月7日节气是小暑,古籍《群芳谱》中说:“暑期之此尚未极也。”因为小暑过后,全年最热的三伏就到了。伏天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热的日子,又是阴起阳降的时候。《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夏至这天白昼长,太阳角度最高,但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夏至后日照时间一天比一天少了,气温却一天比一天持续升高,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的时候开始入伏,俗话说:“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这段时间叫数伏天。

“伏”,乃是藏阴气于炽热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与五行搭配中属金。金怕火,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因此古人以庚日来计“伏”。入伏以后,暴雨易形成洪水,称为“伏汛”。农谚说:“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福雨淋淋农民喜,小暑防洪别忘记”。因此,数伏天气既要防暑,又要防汛。我国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互搭配,六十天为一周期的纪日方法,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据甲骨文研究是在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元月二日已巳日开始,至今从未错记,是中国历法史上的一个奇迹。由于干支纪日与农历各月无一定对应规律可循,除推算个人生辰八字有用外,在其他领域目前很少使用,只有在推算“伏日”、“出梅入梅”、“分龙”等杂节气时才使用。

伏天的说法据说历史相当久远,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张守节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古代伏天时跟其他节令一样,民间传承着很多食俗。

“三伏天”如何养生

三伏天明晃晃的太阳和一年中最高的气温,可不能白白辜负了。在乡间一直有“晒伏”的习俗,人们在门前、院里的空地上,架起竹竿,拉起绳子,新的衣物旧的被褥还有书籍等,一股脑全都拿出来晾晒,成为盛夏的一道生活画卷。现在人们晒伏的已然不多,然而正是雨季过后,晒晒可能有些潮气的冬日衣物,也是应时应节的好事。

避暑不贪凉,饮食营养以健脾,并保持适当的运动,可助健康度伏天。三伏天可以说是一年中最为闷热潮湿的日子,“桑拿天”屡见不鲜。在这样的天气中往往汗液排出受阻,不仅人体感觉极为不适,也易诱发呼吸、消化、心脑血管等各种疾病。对此医生提醒,三伏天需把握避暑、祛湿、健脾等要点,以保健康度夏。

避暑不伤阳

暑热是伏天最明显的特征,恰当纳凉解暑,帮助身体散热,避免中暑就成为了过伏天的首要任务。不过,在炎热的夏季出点汗也会让身体适应季节变化,如果一味地贪凉,躲在空调屋里不出来,或者猛吃冷饮、冷食,反而会影响身体正常的调节,这也就是大夏天反而多见伤风感冒或腹泻患者的原因了。

按照中医的理论,人体阳气在夏季尤其是伏天,随着皮肤腠理开泄、汗液排泄而旺盛于体表,如果避暑时过分贪凉饮冷,不仅会影响身体正常散热,也会损伤阳气。对于阳气,我们不妨将其理解为机体正常的免疫力,如果我们的身体是一座城池,那么阳气就像是坚守城门的卫兵。长时间的空调冷风、没有节制的冷饮、肆意的冷水澡等我们认为很痛快的纳凉方式,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将“寒”带到身体内,同时也将阳气郁遏,从而腐蚀消解了阳气对身体的守卫,发生伤风、咳嗽、胃痛、颈项疼痛、腹泻等等病症。所以,在伏天,我们提倡正常而有节制的“避”暑,而不是用寒凉来一味“抑暑”。

避暑妙招:

第一,睡眠充足。成年人保证7小时的睡眠时间,中午最好能小憩一下,以消除疲劳,补充体力。

第二,讲究“自然凉”。即避暑不贪凉,如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超过8摄氏度,并保持通风;在大汗淋漓时不要直接吹冷风、大量吃冷饮,最好饮用温水;晚上睡觉时不要露宿或开一夜空调,不管多热都要盖好腹部。

第三,吃要营养。暑热天气使人体新陈代谢增快,能量消耗增加,所以在提倡清淡饮食的同时,还应保证蛋白质等营养的充足摄入,如奶制品、豆制品、鸡鸭肉等均为上选。

健脾以祛湿

进入伏天,最明显的感受莫过于“湿”了,身上好像总是糊了一层粘粘的汗,衣服也不容易晾干,赶上桑拿天,连呼吸都有点窒息。中医认为,“湿”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伏天空气湿度增大属于“外湿”,容易影响脾正常的消化、转输营养的功能,导致人不想吃饭、倦怠乏力、胸闷气短、头重脑痛、抑郁不舒,也可以出现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因此注重健脾、养脾以祛除湿邪是伏天必做的功课之一,这对于本身就患有慢性胃病、脂肪肝、病毒性肝炎、酒精肝、结肠炎等疾病的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食疗健脾:脾主消化,故通过食物健脾是十分恰当的。像山药、白扁豆、薏苡仁、冬瓜以及红小豆等豆类都有很好的健脾作用,可以用红豆、绿豆、薏苡仁等一起熬粥食用,既容易消化又可健运脾胃。当然,若本身即患有胃病或肝病,食疗之外还必须坚持药物治疗,控制病情。


 

入伏后要开始冬病夏治了

由于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所以趁此时机调养阳气,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对于治疗冬天容易发作的寒证、虚证有着很好的促进效果。对于所谓寒证、虚证我们不妨理解为因自身体质较差或受寒受凉导致的疾病,如哮喘、咳嗽、关节炎、风湿等,可以见到咳嗽白痰、流清鼻涕、手脚易发凉、怕风等症状。如果把虚寒证的身体比作一间冰冷的屋子,那么伏天夏治就相当于引自然界的阳热之气去温暖这屋子,并帮助屋里冷掉的炉子重新升腾起来。

(有关“冬病夏治”文章来源:传统养生学堂”,更多内容请点击这里

1、冬病夏治是什么原理?

每年夏天入伏后,天地阳气最旺,正当这个时候,我们借助天地的阳气,为自己的身体增补阳气,这样的补阳,效果好过其他时候。这是天地的恩赐!

天地怎么帮你补阳?中医一般是在入伏后,用专用配方的中药做成“三伏贴”,在选定的不同穴位上贴服,保留几小时,然后取下。这样,让身体的经络穴道,借助宇宙天的能量,和中药一起,提升气血能量。这个效果,在其他时候,做不到!

2、冬病夏治适合什么样的人群?

“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寒类疾病。“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的季节,辩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这是中医的一种独特治疗方法,实践证明有良好的效果。

例如:慢性支气管炎利用夏季进行调理脾胃,可健脾祛痰,使冬季病情得以缓解,有的还可治愈;支气管哮喘患者利用三伏天进行药物敷贴治疗,在冬季可使病情明显得以缓解;糖尿病患者可以利用夏季把血糖降到正常范围,对日后病情的控制极为有利;关节炎患者可以利用夏季进行治疗,减少冬季发病的机会,这一切都说明了夏季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意义。

目前,冬病夏治法主要用于小儿及成人哮喘、咳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免疫功能低下、冻疮、过敏性鼻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及虚寒性胃痛、顽固性疼痛、湿疹等病症。通常多采用敷贴、针灸、中药、拔罐、耳穴等综合方法治疗、均取得了明显而持久的疗效。   

因阳气不足出现的问题,三伏贴也会有帮助。手脚凉、怕冷怕风、阳虚腰痛、痛经等等。

3、三伏贴膏的制法和作用

药物成分: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等。

三伏膏制法:四种药物共研细末,用生姜汁调糊,做成小饼状,并加入麝香以备用。治疗时摊铺在贴内,贴于穴位上。

部分取穴定位:

1)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下缘旁开1.5寸;作用宣肺理气。
2)心俞穴:第五胸椎棘突下缘旁开1.5寸;作用是调理气血。
3)膈俞穴:第七胸椎棘突下缘旁开1.5寸;作用是健脾化痰。
4)其他:略。每个人的穴位组合,可能都不同。

当然了,我们在加拿大,如果找不到贴三伏贴的地方,可以试试一个最省钱也最不容易坚持的办法就是泡脚,寒气重的最好再加上姜,详情请点击:“求医不如求已”排寒气 善用夏天医治冬病的“冬病夏治”之法

加国生活网小编编后按:如果你没有办法找到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等中药的话,还可以使用一个办法,就是使用姜片。不过姜片还有是些刺激皮肤,如果你有参加小编组织的精油拼邮活动、如果你有订姜精油的话,那就太好啦,在10ml的基础底油中加6滴姜纯精油,配成按摩油后,三伏40天,每隔1-2天在大椎穴、肺俞穴刮痧,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4、艾灸

三伏天在肚脐处进行“十字灸”也是驱寒祛湿的一个好办法,中医认为凡是得湿疹的人都是体内先有寒再有湿,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体内的阳气不足,身体没有足够的力量把寒气排出体外。三伏天在肚脐处进行艾灸则是一个增加阳气的好办法。不过,因为加拿大的室内都有烟雾报警器,这个办法并不是适合所有人,你可以根据你自己的条件来决定艾灸、泡脚或是刮痧。

脐灸的原理

中医称肚脐为神阙,对于体质虚弱的人来说,艾灸肚脐,能提升元气(阳气)。众所周知,胎儿靠胎盘呼吸,婴儿出生后,脐带即被切断,先天呼吸中止,后天肺呼吸开始。而脐带、胎盘则紧连在脐里,没有神阙,生命将无以为继。艾灸肚脐,就好像给身体建立了一座加油站,气血得以循环调节,身体健康无病。

在肚脐上隔药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增加阳气的目的。

脐灸的方法:将燃烧的艾炷直接悬在脐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觉得有温热感为度。以肚脐为中心,先灸肚脐的左方,再灸肚脐的右方;之后再先灸肚脐上方,再灸肚脐下方。区域要涵盖下图的各个穴位。每次灸15~30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



脐灸注意事项

1、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2、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3、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

4、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禁用;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三伏饮食四原则

多酸多甘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

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鸭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

新鲜干净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

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补水养生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三伏天”的习俗: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小暑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老北京民间有句俗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就说的是旧京数伏天家家信守的饮食民俗。为什么有这个食俗和俗语呢?据说与节气和那时菜农生产技艺有关:农业落后,也没有暖棚设施,没有更多夏令青菜供应百姓,夏至数伏时正是蔬菜青黄不接断档之时,也因老北京伏天时特炎热,汗流浃背的人们都愿在此时弄些简单少油又清淡爽口的饭食,所以就衍生出伏天吃饺子、面条、烙饼的食俗。

饺子,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饺子最初称“馄饨”。据史载: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一书中就记述一种馄饨食品:“今云馄饨,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近年在吐鲁番一个唐代古墓里出土的木碗中就发现了十多个饺子,其形状跟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到清代时吃饺子称为煮饽饽,《燕京岁时记》上云:“每届初一,无论贫富人家皆以白面做角食,谓云煮饽饽。”以上可见老北京人吃饺子历史之悠久。

二伏天已是暑天最热之时,老北京的主妇们都爱在此时制作简捷又顺口的面条做主食,所以称“二伏面”。

三伏天时节老北京人还要吃烙饼摊鸡蛋。饼在古时是谷物、面粉制成的食品统称。至唐宋代后,饼才开始成为以面粉制成的圆形面食,出现了多种配料带馅的饼、千层饼、酥油饼、家常饼及薄饼等。

老北京三伏天的食俗,虽没大鱼大肉,有些清淡素口,但那却是因时宜人的节令食品,很值得传承下去,推而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