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原创:香薷/大伦育儿说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89QrU3pIyhNs9zg3H5HeFA

我们常说夏季要消暑、避暑,防止中暑,那么大家有没有认真地想过究竟“暑邪”是个什么样的致病邪气?它会给我们身体带来哪些影响?我们又应该如何避免暑邪伤人呢?

夏季的“外感之邪”

“风、寒、暑、湿、燥、火”是外感致病的六大邪气,它们之间虽有相近,但各不相同,就像春天误受风邪就会头痛,冬天误受寒邪就容易感冒,而夏季误受了“暑邪”,可不仅仅会让我们“中暑”,它更会“耗气伤阴,害脾生湿”。

夏季“暑邪”近于火,似于湿,却并非由“火+湿”而形成,“暑邪”有着属于自身非常鲜明的特点,王孟英将其总结:“暑性纯阳,易耗气伤阴”“暑非必兼湿,而多兼湿”。那这两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暑为阳邪,能够迫津外泄,排汗增多,津液丢失速度加快,而“津能生气、津能载气”,津液丢失随之而来的就是阳气亏虚。所以,酷暑季节中我们常会感觉困倦、疲乏,尤其是气虚、阴虚体质之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中医主张夏季时节可以服用一些“生脉饮”以补气养阴。而暑近似于火,又不同于火,火邪伤肾,暑邪则伤脾,脾虚则湿盛,长夏季节又是湿邪当令之时,这也就是“暑多兼湿”的原因。

而当今的人们居家空调者多,脾胃虚弱者多,这样的生活状态都在无形之中帮助了“暑邪”与“湿邪”的结合,使得单用生津退热的办法来防治暑邪就“不香了”,所以,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味“能健脾”“能祛湿”,其味甘淡,其性偏凉之品——薏苡仁。

薏苡仁

薏苡仁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位列上品,是补益中气之要药,祛除湿邪之要药,更是下水除痹之要药。《神农本草经》:“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

薏苡仁虽为禾木科植物的种仁,却也是一位十分“能打”的中药,其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痛、清热解毒之功,是健脾祛湿的“参苓白术散”,缓解小腿抽筋,关节疼痛的“苡仁粥”,是湿温初起的“三仁汤”,更是《本草纲目》中健脾胃、除湿邪、缓解筋骨疼痛之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