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文章来源:香薷/罗大伦频道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nDxXCepPGxOnymlFPOGBKg

今天,我想聊一个令我“纠结”很久的名方——龙胆泻肝汤

相信当我敲出这个方剂的名字时,就已经有很多人能够理解我“纠结”的理由了,毕竟,一张“可能有毒”的标签,真的会影响许多人的理解与判断,而摘掉标签的过程又真的很难。

但,我觉得这并不能成为拒绝一个“经典”的理由,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龙胆泻肝汤为什么能够成为经典?”“它又是如何从经典跌落?”“经历了一系列反转的龙胆泻肝汤是否仍旧值得期待呢?”

经典

在中成药品种相对较少的年代,“龙胆泻肝丸”应该算得上成药中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也缓解了许多人难以言说的身体不适,那这样的经典名方为什么会遭遇“滑铁卢”呢?

或许这就是一种偶然中的必然吧。龙胆泻肝汤是专为“肝胆湿热”之证而设立的方剂,而现如今我们都知道“千寒易去,一湿难除”,尤其是湿与热结之后,因为除湿当以“温药和之”,纵使是能够祛除湿热的“凉药”,也常有“耗伤阴液”之虞,所以,治疗“肝胆湿热”之剂,常常会投鼠忌器,顾此失彼。

反之,“湿热下注”又是困扰许多人的难言之隐,许多妇科、男科、情绪失调等病症都与“肝胆湿热”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所以,正反两方面的原因交叠在一起后,也就急需一款能够“疏肝利胆,清热化湿”的药物,而龙胆泻肝汤正是在这些困难中孕育出来的,“利胆克湿”的名方,绝对称得上是这一系列中的经典。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这就应该是一个“童话般”的故事结局,生病的人们得到了想要的治疗,“龙胆泻肝汤”也不负期待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但生活毕竟不同于故事,随着此药用户群体不断扩大,药材的供应就成了问题,“木通”用量紧缺,而很多人就把目光投向了关中出产的“木通”。而也正是因为这一小小的变化,便导致“反复、长期”服用龙胆泻肝丸的少数患者出现了“马兜铃酸肾病”这一可怕的后果。

从此之后,龙胆泻肝丸及其带有“木通”字样的中药,便一同被打入“冷宫”,真的变成了故事中的“经典”。

但这个故事真的就不能够再次“反转”了吗?真正有毒的究竟是组方的协同作用,还是单味药材的“独立行为”呢?那我们就来看看龙胆泻肝汤的组方思路吧。

配伍精良

龙胆泻肝汤组成:

龙胆草6克、炒黄芩9克、酒栀子9克、泽泻12克、木通9克、车前子9克、酒当归3克、生地黄9克、柴胡6克、生甘草6克。

——《医方集解》

龙胆泻肝丸以龙胆为君药,那什么是“龙胆”呢,是动物的“胆”吗?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当然不是,龙胆即龙胆草,它是一味地地道道的草本植物,此药主产于东北,具有东北一样的“寒凉”之性,开紫色花朵,又善入“肝胆”经,大家也可以把它理解成加强版的“野菊花”。那为什么说龙胆草是“加强版”的野菊花呢,它的实力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龙胆性寒,专泻肝胆之火,能够治疗目痛颈痛,两胁痛,这是与“野菊花”的相似之处,而不同之处则在于,菊花轻清更善于疏散肝经风热,头晕、目赤;而龙胆草“气温厚重而沉下,善清下焦湿热”,也就是男子的阴囊湿热,痈肿,或小便疼痛、色黄、频数,或女子下焦异味、瘙痒等问题,而这些病症也正是龙胆泻肝汤的适应症之一。

龙胆草与黄芩、栀子相配,入肝胆三焦经,泻火解毒、燥湿清热,加强除湿之力;泽泻、车前子与木通利湿清热,导湿热邪气从水道而出

如果此方的配伍到此就结束了,那只能说它是一剂“大刀阔斧”的莽夫,因为“肝气肝阳常有余,而肝阴肝血常不足”,肝经有热,本就耗阴伤血,而苦寒燥湿之药更会耗伤真阴,所以,龙胆泻肝汤在此配伍了滋阴清热的生地黄,滋阴养血的当归,在清热利湿的同时也不忘滋补肝体。

而且,肝喜调达而恶抑郁,肝脏功能失调之人,常伴“肝气不舒”之症,所以,治理肝脏或脾脏(肝郁易克脾土)的方剂之中常常会配伍一味“柴胡”,比如逍遥丸、小柴胡汤、补中益气汤等等,目的就在于给肝脏“顺顺气儿”。最后,就剩一味甘草了,这里的甘草当选生甘草,以强化此方清热解毒之力。

这就是由十味药物组成“龙胆泻肝汤”了,其实,此方从创立之初至今近400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口碑良好的“利湿护肝”药,也就是到了“滑铁卢”事件后,才变成了许多人口中“讳莫如深”的往事。而如果大家都无法正视当年的失误,又怎么会有日后的“进补”呢?

木通之谜

木通,作为“利水渗湿”的中药材,早在南唐时期就已经有了明确的记载,之后的历代典籍之中,亦无毒性记载,但为什么在龙胆泻肝汤上就出现了问题呢?这不是木通变了,而是木通的群体扩大了。

之前我们说关中的木通,加入了木通之列,而关木通真的是木通吗?

其实,不是的。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藤茎,有毒,用量过多会引起肾衰竭,是东北地区的小众药材。而我国历代本草中记载使用的木通均为木通科植物木通,而非关木通。

现如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对关木通及其制剂的“副.作.用”的研究后,取消了关木通的药用标准。现《药典》中也已经明确中药木通的所属范围,至此,龙胆泻肝丸也算真正地摆脱了“有毒”的标签,可以重新回归大众视野。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正式聊聊,龙胆泻肝汤及其中成药的主治病症吧。

1、口苦

爱吃鱼的人都知道,如果收拾鱼的人手法不行,弄破了苦胆,那整条鱼都会苦得没办法吃。其实,人也一样,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有载:“胆液泄则口苦”,“肝之余气泻于胆”。而长期情志抑郁、烦闷之人,就会出现晨起“口苦”之症。

那这个“口苦”要如何调理呢?

我们可以列举几种较为常见的情况,因长时间熬夜,劳累,而出现口苦、口腔溃疡等问题,常因虚火上炎而致,当选择滋阴降火的知柏地黄丸;口苦,伴心烦、食欲减退,睡眠不安,则为肝郁克脾之症,则需丹栀逍遥丸;长期饮酒之人,口苦,且伴明显的脾气火爆,小便色黄,或短时间内明显的早醒等症状时,则当选龙胆泻肝丸。

2、小便淋漓涩痛、阴囊湿疹

龙胆泻肝丸主“肝经湿热之症”,而湿热日久,极易趋下,这就会出现一系列妇科、男科的“难言之隐”,其实,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许多人长期使用龙胆泻肝丸的原因之一,他们出现了一些阴囊湿热、痈肿、或小便淋漓涩痛等问题,讳疾忌医,就自己找些“小药”吃,结果吃了,病症好了。

然后,生活状态一成不变,下次又出现了症状,然后,继续买之前的“小药”,经年累月,便出现了当年的“中毒”问题。不过,现在不用担心了,此方中已经不含有毒的中药材了,只要辨证准确,此方还是治疗因湿热下注的良药。

3、耳鸣

肝者将军之官,肝脏被湿热困阻时,所出现的症状也必然会有“武将”般的声响,典型的病症就是“耳鸣”。有些脾气耿直,性格急躁的人,出现在他们身上的病症也是“急症”“实证”为主,他们可能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了些“突发事件”,一时想不明白,便会气得头痛、头晕、眼睛胀痛,甚至耳鸣,而这样的情况,用逍遥丸是很难缓解症状的,则需要龙胆泻肝汤清泻肝火,给邪气以出路。

而且这样的病症不适合拖,拖得久了,实证变成虚实夹杂之症,就更不好治了。

4、失眠

还有一群人特别应该记住龙胆泻肝汤,因为她们“心里总是藏不住事儿”,生活中一旦出现了一些突发状态,就会令她们焦虑不安,急得烦躁、上火,甚至夜晚睡不着,半夜忽然就会醒,醒了还很难入睡,状态越发糟糕。

身边人常会劝她们“放宽心、少焦虑”,可问题出在心里,她们就是放不下,睡不着,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

其实,想要破除这个怪圈,首先就是让她们“睡个好觉”,这绝对不是心灵鸡汤,现代医学早就从多个角度解释了良好的睡眠能够缓解抑郁情绪的机理,而怎么样才能令焦虑的人们睡得好呢?

五行中,肝属木,心属火,是母子关系,必然会相互影响,而“肝主情志”“心主神明”,所以,要一个“胡思乱想”的人放下心结,不仅要养心安神,更应该清肝火,疏肝气,从肝入手,然后再养心,也就是说,肝郁化火型的失眠可以先用一周左右的龙胆泻肝丸,待到火气清除,自己没有那么烦闷后,再选用柏子养心丸或者归脾丸之类的养血安神之品。

其实,龙胆泻肝汤的适应症真的非常广泛,比如腰缠火丹(带状疱疹),头痛(高血压),胁痛(长期饮酒导致的脂肪肝)等等,所以,我们不应该因为一时的“标签问题”,就直接把它冷处理,其实,它真的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理智对待的经典方剂。

那我们如何客观选择此药呢?

辨证

首先,我们要以中医的思维理解中药,不能把中成药对应到西药的病名之中。龙胆泻肝汤是治疗肝胆湿热证的药物。而“肝胆湿热”也有两类典型的表现。

● 肝气不舒所致的情绪改变:口苦,烦躁、易怒,胁肋疼痛,眼目干涩胀痛(甚至眼目泛黄)

湿热互结导致的粘腻、肿、痒、疮等表现:腹胀,厌油腻,泛恶欲呕,大便不调,小便短赤,阴部潮湿、阴痒,带下黄臭、阴器肿痛等等。

中病即止

在“龙胆泻肝汤事件”之前,很多人对于中医中药都有一定误解,认为中药就像能够补身体的“鸡汤”一样,只要生活条件允许,多吃一些总没有坏处。

而事实上,龙胆泻肝汤绝对不能这样理解,如果一定要打个比方来说,其实,此方更像“抗生素”,是在敌我双方激战到白热化时,才需要派遣出来的“秘密武器”,用中医的话说,就是治疗“实证”之药。

龙胆泻肝丸所治疗病症核心是“肝经湿热”之症,是典型的“实证”范围,而“实证”是疾病进展过程中一段相对较短的时间,而非持续疾病始终的状态,所以,中病即止也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