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文章来源: 香薷/罗大伦频道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LJxRmkXtuYEGmxxBYRVNVQ

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小困扰”。

说它“小”,当然是因为在许多人眼中单纯为了“它”去一趟医院不值得,但是“它”的存在又确确实实会影响我们的健康,产生疼痛或不适,进而影响情绪,造成“困扰”,其中之一就是最近被大家追问较多的“腿抽筋”问题。

“腿抽筋”≈“缺钙”吗?补钙也无法缓解的腿抽筋要怎么办呢、

为什么怀孕后容易腿抽筋?为什么睡着后更容易腿抽筋?为什么冬季更容易小腿抽筋?

经常腿抽筋要不要治?要怎么治?

好吧,毕竟我从不认为生活中有什么真的“小事”,已经造成了身体的“困扰”,让我们产生了诸多疑问,那我们就要“正视它”“解决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肌肉会“抽筋”,要想缓解此类遇寒加重,入夜加重的抽筋问题究竟应该怎么办?

“补钙”与“抽筋”

如果问大家有哪些缓解腿抽筋的办法?我相信十个人中,至少七八位都会说“可以补钙啊”?那这两者之间的关联究竟是什么?什么样的抽筋症状更适合选择补钙的方式缓解呢?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腿抽筋”是一个通俗的说法,在现代医学中应该称之为“腓肠肌痉挛”。那什么是肌肉痉挛呢?如果说简单点,其实就是某一部分肌肉组织出现“无组织、无纪律”地“异常兴奋”状态,也就相当于一个班级里出现了几个调皮的“熊孩子”。

而钙的“生.理.功.能”之一便是负责身体中的神经肌肉的兴奋和神经冲动传导,所以,“补钙”能够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这就是相当于给“熊孩子”手里塞玩具,意图想要他们安静下来。

我想如果您已经看懂了这个“比喻”,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有些时候“补钙”没办法彻底解决“抽筋”的问题,因为能够引起熊孩子调皮的原因有很多,玩具并不是万能的解决方式。

同理,引起肌肉异常兴奋(抽筋)的原因也有很多种,比如较为常见的寒冷、疲劳、离子紊乱、帕金森、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等等,“缺钙”只是原因之一,而且由于“缺钙”引起的抽筋常常没有规律,全天均可发生,与寒冷、入夜等诱因无关,我想这也能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一直在补钙,而抽筋的症状却没有改善。


◎八岁手绘

而这类补钙也无法缓解的肌肉痉挛问题,在现代医学看来就需要系统性大排查了,比如神经反射、影像学检查,比如头部的CT、核磁共振;下肢动静脉彩超;甲状腺功能;钙、磷、钾等离子……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不想去医院的原因之一吧。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传统医学又是如何看待这些“肌肉痉挛”问题。

中医里如何称呼此类症状呢?

瘛疭(chì zòng)。

我想这又是两个大家很难校准发音的字。其实,它的复杂与拗口才恰恰说明了,此类疾病由来已久,而非汉字简化后才出现的词汇。《张氏医通·瘛疭》中记载:“瘛者,筋脉拘急也;疭者,筋脉弛纵也,俗谓之抽。”

如果简单地从字面上来看,此类“抽筋”的问题似乎与“筋”有很大关系,那这里的“筋”指的又是什么呢?毕竟,只有真的理解了什么是中医里的“筋骨”才能谈得上“强筋壮骨”“钢筋铁骨”。

什么是“五体”?

中医里有“五脏”(肝、心、脾、肺、肾),它们统筹管理整个身体的气血津液运行。而为了更好地探明五脏功能的偏颇情况,我们又分别找到了对应于五脏的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官(目、舌、口、鼻、耳)……以及与“筋骨”有着密切关系的五体(筋、脉、肉、皮、骨)。

也正是在这样的中医框架下,我们才会在看到一个体型瘦弱(肉少)的孩子,就会想到要给他健脾助运;看到一个皮肤瘙痒(皮)的妇人才会想到要润肺驱风。

而一个人如果表现出腿脚抽筋,或者脚软无力、震颤不能持物,这都是在表达其病位在“筋”。就像我们身边的“皮筋”一样,过硬或过软都不能达到捆绑物品的目的。这就是《黄帝内经》中所言“筋主束骨而利关节”。

养养“筋骨”很重要

俗话说“筋长一寸,寿长十年”,其实,在中医看来与其要“长筋”不如“柔筋”。筋,从肉从力从竹,如果想让自己肌肉丰满,有力量,就要想办法让自己的筋骨,像竹子一样结实,一样强韧。

1、养津柔筋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组成:白芍30克、炙甘草30克。(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张仲景《伤寒论》

为什么芍药甘草汤能够柔肝缓急治疗“腿抽筋”的问题呢?

身体里面的“筋”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不容易理解,那我们就继续拿“橡皮筋”举例,如果有两个皮筋一个放在正常湿度下,一个放在极度干燥的条件中,您觉得哪个使用时间会更长一些呢?

当然是正常湿度下的“皮筋”寿命会更长一些,其实,这就是津液的濡养之力。津液可养肤,津液也可养筋,而入冬后,不仅是寒邪尤甚,而且还叠加了“燥邪重而津液亏”的一种气候特点,这些气候条件都在无形之中影响着我们的筋骨活动,导致许多人出现“腿脚痉挛”的问题。

而芍药甘草汤正是补充津液、柔肝缓急、养血益阴的经典名方,此方正是通过“补津”来达到“养筋缓急”的目的。

此方仅由两味药物组成,以芍药与炙甘草,1:1的比例组合。白芍酸苦微寒,益阴养血;炙甘草甘温,补中缓急。二药合用,有滋阴血、缓挛急之力,是治疗“筋脉”拘急不适的经典名方。症状较轻者,可以炙甘草与白芍各12克;症状较重,持续时间久者可以选择炙甘草与白芍各30克。两药为一剂,煎2碗水,一天内饮尽,一般5~7剂即可。

此方不仅可以缓解入夜加重,入冬加重,因久坐而导致的小腿抽筋,还可以缓解面部肌肉不受控制地痉挛抽搐,眼睑抽搐(眼皮跳)或者不宁腿综合征(双下肢不自觉地不停移动、震颤,常常是夜间感觉加重)等问题。毕竟中医里的“筋”所包含的意义与现代医学是完全不同的。

2、养血柔筋

肝主筋,藏血以荣筋,夜卧则血归于肝而藏,荣筋之血尤显不足,所以,这也从中医角度解释为什么夜间更容易发生筋脉抽搐疼痛的问题,为什么妊娠后月份越大抽筋的发作越频繁,为什么更年期后的女性更容易腿抽筋。

其实,这都是由于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所致。《杂病源流犀烛》载:“仲景言血虚则筋急,此又筋急之原,由血脉不荣于筋之故也。”

所以,有筋脉痉挛、疼痛不适的人群,入冬后更加要学会养血柔肝,而且还要“系统地养”,毕竟,血液的化生运行与强健的“脾.胃.功.能”是分不开的。

而我的思路一般是以太子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薏苡仁等物,益气健脾,养生血之源在先,然后再以桑椹、龙眼、玉灵膏、鸡血藤、络石藤等物养血柔筋,以求治本。

3、温阳利水

肾主水液,濡养筋骨,如若肾阳亏虚,同样容易出现肌肉抽搐颤动之象。如《伤寒论》里就有“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之记载。

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让我给大家翻译一下,大意就是:本身阳虚的人患有太阳病表证时,应用发汗法,汗出太多反而更伤阳气,表证没好,却导致虚阳外越等变证,故而仍然发热;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水气上凌于心,进而心下悸动;水气上扰,清阳不能上濡头目,故而头目眩晕;阳虚不能温养经脉肌肉,寒气侵袭经脉筋肉,故而身体肌肉颤动,站不住脚,仿佛要摔倒一样。针对此种因阳虚而导致的筋脉失养,应当用温阳利水的真武汤来治疗。

当然,我们真正遇到的情况要比书本上复杂的多,可能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找到“太阳病发汗”这个准备的时间节点,但却已经是“阳气虚损”的体质特点了。所以,我们不必完全拘泥于“汗出不解”这一诱因,若年岁已高的老年人,平素有畏寒怕冷,下肢水肿,腰酸腿疼等肾阳亏虚的证候特点,又出现了腿脚抽筋,或者肌肉颤动不已等,是可以选择温阳利水的真武汤的。


4、小动作,缓解抽筋,拉伸肌肉

“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一直以来都是中医里“养筋”“抻筋”的特色疗法,只是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逐渐忽视了身边的“瑰宝”。

其实中医中有些简单的体式、动作,操作简单,自己在居家环境中就可以完成,每日只需十几分钟的练习时间,就可以让您在这个冬日里养出一副好筋骨,为什么我们要视而不见呢?


◎八岁手绘

找一个棒球或者是擀面杖之类的能滚动的硬物,放置于足底,足趾微曲,足心前后滚动球体,以足心微微酸胀,球体能够灵活地被掌控在足心处为宜,左右脚交替操作,各5分钟左右。

然后,起身轻踮后足跟。脚跟抬起,以足趾着地,坚持到腿部酸胀,然后轻轻将脚跟落回地面。初次尝试这个动作时,手可以扶墙控制平衡,然后,如此重复7次。

最后,以腿墙式拉伸大腿内侧,小腿后侧筋骨,以3~5次深呼吸为度,交换对侧。


◎八岁手绘

这就是一套基础版的筋骨操,一套动作下来也就20分钟左右,足以让初学者达到微微汗出的状态,运动后不要立即洗澡,过半个小时左右再喝一杯温水,以补充丢失的津液。

每日坚持下来,我相信数个寒冬酷暑之后,它不仅可以让您远离“抽筋”的困扰,更可以让您拥有一副较周围人更加强健的钢筋铁骨。

加油吧,家人们。

我们一起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