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今天4时13分,清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起初只是节气名称,后逐渐与农历三月的寒食节、上巳节交汇融合,成为“时年八节”中的清明节。这一天,既是祭祖扫墓、慎终追远的感伤之日,也是扑蝶插柳、踏青赏春佳节。今天,在追忆中拭去心伤,心怀感恩继续前行。

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之一,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

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春捂“815原则”

俗话说“二月乱穿衣”,说的是清明节前后,因为气候变化多端,早晚温差大,应该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

而何时加衣呢?现在认为,日夜温差大于8℃时是该捂的信号。

这时候人体血管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出现较大的舒张与收缩波动。此时如果不注意捂,会造成血流和血压波动,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血黏度高和血管硬化的中老年人很容易形成心肌梗死、脑梗塞等。

气温高于15℃就不用捂了。

对大多数中老年人来说,15℃是人体适应的临界温度,也是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超过15℃如果继续捂,会给细菌滋生提供温床,还会引起血压升高等疾病,严重的甚至会造成脑出血。



清明吃什么

清明正是阳气上升的时候,当春之时,内经强调“食应减酸宜甘以养脾壮阳”,也就是说,饮食宜甘而温,富含营养,以健脾扶阳祛湿为食养原则,忌过于酸涩,宜清淡可口,尤忌油腻生冷。

古人所谓“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如能不食此五脏,乃顺天理”。
温食有利于护阳,姜、葱、韭菜宜适度进食,但也不宜多食大辛大热之品,如参、茸、烈酒等,以免助热生火。

至于寒凉、油腻、粘滞之品易伤胃阳气,则应尽量少食。

可多食些柔肝养肺的食品,如荠菜、菠菜、山药。

在汤品调理中,可多用利水渗湿和补益、养血舒筋的药材。如银耳、薏仁、黄芪、山药、桑葚、菊花、杏仁等。

清明还要多食种子植物如燕麦、荞麦、稻米、扁豆、薏仁、花生、黄豆、咖啡豆、葵花子等。种子植物营养丰富,多食清明五谷养生粥可益肝、除烦去湿和胃、滑肠、补虚、增强抵抗力、延年益寿。

清明养生五谷粥:

将荞麦、薏米、黑米、芡实、脱皮绿豆、糙米、红豆、麦仁各1匙,洗干净后泡水两个小时。

桂圆10枚去壳。红枣10颗、粳米100克洗净待用。上述材料一起入锅,加上1500毫升的水共煮1个半小时。喜食甜的,食用时可以加糖调味。每周2~3次。


 

清明防什么

清明节到来,让寒冷的天气多了一些温暖,可是此时的也是一些疾病的高发时节,因此需要注重养生保健,警惕疾病的发生,清明节气五类疾病最易发作,因此一定要警惕预防。

一、防呼吸道传染病。

春季是冷暖空气交替,天气多变,会直接影响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流感、腮腺炎、猩红热时常流行。

二、防过敏。

春天风多,当室外风速超过每秒6米时,风沙、尘土等污染物会刺激人的鼻腔和咽喉黏膜,使人患上呼吸道疾病。即使是每秒2米左右的微风,也会将散落在地的花粉扬起,容易使人患上荨麻疹、花粉过敏症。

若对春天阳光中的紫外线过敏,可出现“桃花癣”,有脱屑、瘙痒、干痛等症状。

三、防精神病。

每年的3~5月份,是精神病复发率最高的时段,约占全年的70%以上。

当暖流性的春风吹来时,精神分裂症、情感性和更年期精神病患者无法入睡的情况显著增加,情绪变化、行为异常、躁动不安和吵架摔东西的比例也比寒冷时多10%左右,精神病人的自虐和自杀也常常发生在春季里。

四、防关节病。

江南地区的阴雨天数较多,此时湿度常常在90%以上,关节痛和风湿病变的症状就会加剧。

此外,选择在春季出门踏青要注意,清明节去郊外出行不宜过早,不要空腹上路,同时尽量不要在外过夜,避免季节性感冒。


 

清明保健穴位

行间穴


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

春天肝火盛,会导致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等症,这表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太冲穴

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向脚腕脖子方向推,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

有人把“太冲穴”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所以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

按揉方法就是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然后从“太冲穴”向揉到“行间穴”方向推揉,就可以把有助于将肝火基本上泄发出去了。

足三里

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长期按摩可降血脂、降低血液黏度,预防血管硬化等等,对脂肪肝的防治有很大的益处。每天每侧按揉30~50次,酸胀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