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通神好药】百果之宗 秋梨当道

在水果这个大家族中,梨称得上是“名门望族”,素有“百果之宗”的美誉。梨不仅是水果中的佳品,也是治病的良药。

梨性味甘寒微酸,其功能“生可清六腑之热,熟可滋五脏之阳”,“实大宜生用,虚大宜熟用”。《本草纲目》中指出,梨能“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几千年来,中医一直将其用于生津、润燥、清热、化痰。

时逢秋季,燥气主令,由于“燥易伤肺”,人被秋燥所袭,常会出现咳嗽少痰或干咳无痰,同时还可兼见咽干鼻燥、口干唇裂等。因而,此时适进食秋梨,可谓正中其邪。

**燥咳少痰:可选雪梨1只,北杏10克,白砂糖30~40克,加清水250毫升,放入碗中隔水蒸1小时,食梨饮汤。

**声哑咳嗽:可用雪梨3只捣烂,加蜂蜜50克,水煮,每日分2次服用。

**慢性喉炎:可将大雪梨1只,去皮挖心,装入川贝末2~3克,冰糖15克,同煮后食用。

**百日咳:梨1个,挖去果心,装入麻黄1克,盖严碗,放入笼内蒸熟,去麻黄,食梨饮汁,2次分服。

**慢性咽炎:罗汉果1个、梨2个。罗汉果洗净掰开,梨去皮切块,放入水中大火烧开,小火炖20分钟即可。

梨虽有种种好处,但因其性寒凉,不宜多吃,过量食用会伤脾胃、帮助阴湿。尤其对产妇、小孩、脾胃虚寒者更应慎食。

【正安医嘱】缓增衣物 味食甘淡


处暑是从2013年8月23日(农历七月十七)到2013年9月7日(农历八月初三)转为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清嘉录》的颐铁卿在形容处暑时讲:“土俗以处暑后,天气犹暄,约再历十八日而始凉;谚云处暑十八盆,谓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说处暑后还要经历大约十八日的流汗日。这时天气将要变凉,但不宜急于增加衣服。谚语云“春捂秋冻”,是让我们秋天不要过早保暖,以利于收敛阳气。但是早晚可以适当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

我们都知道五运中太阴湿土是从大暑、立秋、处暑、白露一直到八月中期的秋分,主秋分前六十四日又八十七刻半。在这个节气中,我们易病肿胀腹泻等,而这些都是湿土不能运化所致,淡味能利湿、甘味能健脾,《修龄要指》中说:“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三千功行从兹始,天鉴行藏信有之”,因此饮食上要做到清淡为主。

食疗粥

石斛粥


原料:鲜石斛3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作:先将石斛以水200毫升,文火久煎取汁约100毫升,再将药汁与粳米同人沙锅,加水400毫升左右,煮成稀粥,放人冰糖搅匀,早晚服用。具有滋阴生津、养胃健脾利湿的功效。

养生茶

萝卜茶:白萝卜100克,绿茶3克,先将白萝卜洗干净,切成片,加水适量,煮烂,加入食盐调味,再将茶叶用开水冲泡5分钟,倒入萝卜汁内服用。每天可以服用两次。具有清热化痰理气开胃的功效。

丝瓜茶:丝瓜络20克,绿茶3克,先将丝瓜络放入500毫升水中,煮沸10分钟,加入绿茶,泡5分钟后饮用。本品有祛湿健脾,舒筋活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