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原创:慢热的喜/樊登读书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AbJ_hDvwMAfezKKra-XjVg

如果「鸡娃」们最后成了普通人,家长能接受吗?

这个问题在知乎上引来了150w+网友的关注。

评论里看到有人这样说:

早就知道我的孩子就是普通人啊,他要是天才我还鸡娃干嘛?

还有人说:

一年赚两三万是普通人,一年赚二三十万也是普通人,鸡娃不过是为了让孩子离一年两三万的生活远一点,离一年二三十万的生活近一点罢了……

在这些家长的回答里,我看到是一些父母在抚养孩子过程中强烈的牺牲感。

倾尽一切鸡娃,不就是为了让孩子不普通吗?

在节目《灿烂的前行》中演员乔欣就发出这样的灵魂拷问:

父母对待孩子的爱是这么的势利的吗?

难道一个成功优秀的孩子,才值得被爱,普通、平庸就不应该是父母的孩子吗?

父母对孩子应该是无条件的爱,而不是把自己的寄托强加到孩子身上。

父母爱子为之计深远没错,但不是用牺牲感来绑架孩子,要求回报。

一、过度牺牲的父母,只会给孩子带来愧疚感

北师大教育学部讲师程猛,从2014年读博开始,同其他研究人员一起累计收集了130多万字的农家子弟自传和访谈转录。

他们发现这些孩子很清楚家人的付出和牺牲,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真的成为一个读书的料,像一个苦行僧那样自制和专一。

“学习对他们来说不只是一种个人事务,而是一种道德事务”

家人的牺牲给他们带来的更多是一种愧疚感。

程猛在演讲中讲述了一个农村孩子的故事:

一位重点大学女博士,每年开学的时候,就是她最担心的时候。

父亲原本是烟民,为了省钱供孩子上学,他把烟都戒了。

父母做出的巨大牺牲,让孩子产生强烈的内疚。

这让他们觉得家人付出的巨大牺牲都是被迫做出的,好像出生在这个家庭就是自己的原罪。

曾看过一份关于全球教育支出的调查报告:

小学到大学的教育花费上中国香港以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13.2万美元,高居榜首。

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分别以7万、 5.6万、4.3万美金位列第三,第五和第六。

在教育问题上,中国父母又一次碾压了世界,可即便如此,仍有超出七成的中国父母,担心自己还没有为子女做到最好。

报告还显示超出80%的家长已经做好为鸡娃的成功做出牺牲的准备,超出1/3的中国家长,几乎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个人时间。

好像要培养一个不普通的孩子,家长就必须牺牲和无条件付出。

可父母的付出和牺牲,不一定就能换来孩子光明的前途和翘首期盼已久的好日子,相反还会造成很多亲子关系间的困局。

二、父母牺牲感越强,孩子的价值感越弱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

“任何一个超过孩子承受范围的复杂挑战,都有可能给他们造成不小的内心打击。”

很多父母试图无条件付出,又觉得孩子亏欠了自己,于是总在自认为教育的最好时机告诉孩子“父母不容易”。

可是父母并不知道这些脱口而出的话,将会对孩子产生恒久的影响。

教育短片《茉莉的最后一天》中,主人公茉莉的妈妈在结婚后,辞掉了高校教授的工作,全职在家照顾孩子,还不断地借此绑架茉莉。

茉莉表现优秀时,她没有肯定反而对孩子说:没有我你能有今天吗?

当茉莉喜欢的专业与她有所冲突时,她对孩子说为了你我放弃大好前途,你却不争气,如果不是为了你,你以为我愿意吗?

他用自己的牺牲感去绑架孩子,试图将孩子控制起来。

而茉莉也在他的捆绑和压迫中逐渐失去了自我,剩下一具破碎的空壳。

茉莉说她对家人的感情很复杂,她恨,但又清楚地明白自己不应该恨。

长期的情绪拉扯中茉莉深陷抑郁,最终毫不眷恋地爬上天台,纵身而下……

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从不怀疑父母对子女无条件的爱,但牺牲不是爱,是一种盲目。

父母一直认为自己深爱着孩子,可在茉莉生命结束前的最后一刻,她的念头却是:

反正也没有人爱我,可悲的没有人爱的林茉莉,再见!

孩子等着父母的一句道歉,可父母却在等孩子说谢谢。

生育孩子其实是父母的选择,养育孩子是父母的义务。

一个整天在孩子面前标榜自我牺牲的父母,难以换来孩子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爱。

父母的爱有多沉重,孩子就被压得有多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