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雏凤清音的博客
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e849540102z1ci.html

第一次听到“peer pressure”这个词是宝儿四岁的时候,我们几个有同龄孩子的家庭出门郊游,在小溪边我家宝贝俩非要下水玩,其他几家的孩子看着眼馋很快也跟她妈妈商量下水了,只有一位跟宝儿差不多大的小淑女,跟她妈妈明确地说:不去!太冷!可惜小姑娘坚持了还没有两分钟,眼看着熟悉的小伙伴们全在水里嬉闹,人家自己也悄没声地跑过去玩了,她妈妈看在眼里,笑嘻嘻地说:你看,这就是peer pressure。

善用同龄人压力督促孩子

所谓peer pressure,指的是同龄人之间的压力,说白了,就是跟风,追时髦。也就是什么流行,孩子们就会玩什么,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目前的电竞,十年前大家还都认为电竞是一种玩物丧志的东西,需要全面禁止,可现在,玩电竞成了时髦,哪家孩子电竞玩得好,那是有本事的象征,所以电竞才可以在中国那么流行。往小处说,就是一个小团体里,孩子们倾向于同时做一件事,并在这件事上一争长短。

Peer Pressure的负面影响很大

很多美国家长对peer pressure很不感兴趣,甚至紧张。宝贝妈咪一位朋友的孩子,曾经很不郁闷地说过一件事,她的孩子那个时候刚刚开始去幼儿园,没几天家长就发现了不正常的地方:她的孩子去幼儿园之前一直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小男孩,很乖,不想上了几天幼儿园之后,小家伙回家居然学会了向妈妈吐口水,家庭聚会的时候会抢玩具,推搡比他小的孩子,因此儿子还被妈妈惩罚过几回,依然恶习不改。妈妈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一天在儿子的幼儿园里发现同样的一幕----她的儿子被别的孩子推倒在地,吐口水,她才发现原来这些都是从幼儿园里学到的。别的小朋友都这么做,所以她家的孩子没有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对!后来这位朋友直接给孩子换了一个比较规范的幼儿园,她儿子的这类行为很快就消失了。

不仅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孩子上学后,受这种“从众心理”的影响会更大:我家宝儿上小学时在一家很讲究规矩的公立学校上学,老师对孩子们的行为要求很严格,按照宝贝姥姥的话说:“那是一所培养小Gentleman的学校!”,小家伙很有礼貌,可以跟老师或是长者无缝沟通;初中时我们抽签没有抽到好学校,宝贝爹妈无奈把宝儿送到了一家半私立的中学,这所中学里说西班牙语的墨西哥裔儿童占很大比例,不得不说这些孩子的举止很粗放,宝儿的言谈举止开始变得有些“不拘小节”,时不时会带一些挖苦人不留情面的话,跟大人的交流也给妈妈一种很不礼貌的感觉,妈妈为此没少说过宝儿,可他说:“妈妈,这就是peer pressure,我们同学之间都是这么说话,如果我说得太礼貌,会跟大家非常的不一样,我不会有朋友的!”

后来宝贝妈咪陆续发现这些peer pressure不仅仅只是语言粗鲁的问题,随着孩子们长大,青春期的teenager受朋友之间的这种peer pressure的影响更大,比如:周围孩子有吸毒的,他们会跟朋友们炫耀,于是孩子们会觉得如果自己不尝试一下毒品会很没面子,是“乖宝宝”;小姑娘们上学期间不谈个男朋友,不尝试一下“性”,也会很没面子 ...... ,如是种种,真的很吓人。

Peer Pressure也会正面激励孩子

虽然peer pressure这种同龄孩子之间的攀比有种种负面效应,可宝贝妈咪的觉得,家长们忽略了同龄压力的正面作用,如果孩子们处在一个相对向上的群体中,这种同龄人之间的压力,就可以影响自家孩子正面向上,关键在于自己孩子交往的人群:

从小到大,从我家儿子宝儿待过的学校幼儿园来看,peer pressure对孩子的影响真的是可好可坏:小宝儿15个月送去的幼儿园是我们匆忙间随意定下来的,老师还不错,教会了小朋友们生活自理,自己吃饭,穿衣和上厕所,至于其他管理的就差一些,我家宝儿在那里学会了用咬人来发泄愤怒;后来3岁时宝儿转到了一个犹太人办的教会学校,行为举止转变的很快,做错了知道说“sorry”,接受了别人的帮助会说“谢谢”;一年后宝儿转进了学区内的小学学前班,行为又开始变得不文明,有一次妈妈送孩子上学的时候发现老师趴在地上把躲在桌子底下的小朋友揪出来 ....... ,5岁时宝儿抽中了本市另外一所据说是公立小学中的“贵族学校”,那里的学生大多属于本市银行家,医生或是大学教授,宝儿的言行举止再次变得很绅士 ...... 反反复复,其实都跟宝儿同学的周边环境关系很大,宝贝妈咪只能说,孩子们之间的这种同龄压力比家里父母的影响力要大多了。如果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向好的学,不妨试试孟母三迁,尽量让你的孩子进入一些环境比较好的学校,与教养好的孩子交朋友,这样同龄压力会让孩子变得更好!

有宝儿的经历在先,宝贝妈咪对妹妹的peer pressure也比较关注。贝贝和宝儿从来没在一个学校上过学,宝儿的学校竞争一直比较激烈,学习上几乎不需要老师督促,貌似老师们就比较忽略peer pressure的力量,妹妹贝贝一直上的是放牛学校,但也不是没有好处,老师一直比较重视鼓励孩子们向上,经常会给孩子们设置一个小目标:宝贝妈咪记得那还是小贝一年级的时候吧,那时候他们学校可能是在搞数学竞赛,经常在学校类似于光荣榜的地方贴出每个班排名第一第二的孩子名字,结果几个数学还不错的女孩子扎堆竞争那个第一名,那段时间妹妹一有时间就在网上做题,时不时地告诉妈妈这周谁是第一;到了二年级,孩子们开始学写作文,又是几个孩子扎堆开始找各种话题写长篇大论,看谁得到老师的表扬;学校组织孩子们参加spelling bee,小贝去了;Name that Book,小学生阅读比赛,小贝也去了;正是因为小贝参加了这些活动,她又被推荐加入NEHS,就是优秀小学生联合会,(相当于中国的学生会组织?),不得不说这些同龄人压力都给妹妹带来了良性的进步。

利用peer pressure激励孩子

四年级的时候妹妹落伍了,贝贝喜欢的那个小群体的女孩子开始在中文学校上Debate,就是我们说的辩论,这门课在美国很流行,但一般大家都在初中才开始,中文学校刚好请到了一位很厉害的Debate老师,他带领的辩论队伍在美国辩论大赛上总能拿到不错的名次,于是几家比较有远见的父母就给孩子报了演讲课,一是锻炼孩子的演说能力,逻辑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二来如果能够参加这位老师带队的辩论队,真的有拿国家奖的机会。宝贝妈咪没有关注过这事儿,一无所知,我家贝贝知道她的同学在学Debate,可她理解错了,以为辩论就是吵架,她不喜欢跟人吵架,所以就没去学。这样一来小伙伴们再扎堆时,贝贝明显跟不上她们的话题,小贝很失落,这种peer pressure让她很不适应,于是人家掩耳盗铃:妈妈,我不喜欢Debate!

宝贝妈咪觉得如果小贝真的不喜欢自然不需要勉强,可是她的眼里明明白白地写着羡慕,妈妈认为其实贝贝不是不喜欢Debate,而是担心自己起步晚了追不上同龄人。哈,干脆妈妈自己做恶人吧,跟贝贝发挥自己大忽悠的本事:这样,我们报名试试,记住哦,妈妈不要求你去比赛,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敢于当着家长或是老师的面说出自己的观点,不管这个观点大人们是否同意,好不好?

小家伙得了台阶,又有了借口,自然高高兴兴地跑去上课,现在的贝贝在辩论组里据说混的很不错,又找回了当初的自信,妈妈笑嘻嘻:看看,发现了问题我们要想办法解决,可不能只想着逃避哦!

不仅是小朋友,同龄压力存在于各个年龄段,就是成人之间也有:你看人家做了教授,为什么我不是?人家家里买了豪车,为什么我还在开二手车?等等,都是peer pressure惹的祸。宝贝妈咪一直觉得,面对这种peer pressure,与其把时间浪费在自己苦恼、嫉恨上,还不如开发同龄压力的正能量作用,鼓励自己一路向上,最终,也许人家有的你也可以有哦!对孩子如此,对自己也是如此,对不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