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宽宽妈妈邝小平的博客
原文:http://blog.baby.sina.com.cn/s/blog_6176317f0102wv9h.html

如果我们从小到大受竞争,攀比,羞辱式责骂的熏陶,那么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可能会变得很悲观。如果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只有一个标准,那无论最终孩子是否能够达到我们的期望值,在为父母的要求而努力的孩子,都会有一块一触则痛的硬伤。我们有时候会觉得自己所做的不是自己所热爱的,但我们仍然需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去做,于是我们的内心,便储藏了很多的空洞,如同病毒般蚕吞我们的意志。我们会变得不快乐,会变得生活没有目标,会变得对所有新鲜事物都没有了激情。记得前阵子看一个新闻,习近平视察中科大,媒体放大了图书馆里一个女学生,习近平在图书馆视察,她却视若不见,仍然埋头复习功课。在过去我们的价值观可能会去称赞这样一位同学的用心专注,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崇高意志。但是从今天人的思想和意志都更开放的目光来看,一个只知道埋头应战考试,却对周遭事物没有半点激情的学生,将来也将会在社会的荡涤中吃尽苦头。

激情,是创造力的原动力。而我们是不是不经意间浇灭了孩子对生活的激情,把他们培养成了工业化标准化的作物?记得我上中小学期间,因为迷各种图书漫画书,我姐姐常常用她的钱偷偷地给我买这些闲书来读,为此姐姐不少挨我母亲的责骂,母亲认为她给我看闲书,让我荒废了学业。但从今天回头来看,我却非常感谢我姐姐当年对我读书的引导,至少让我在标准化的教育产业链中,还拥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并从阅读中认识了外面的世界,保留了自己对生活的激情。

再看美国考核人才的标准,上大学不是光凭几张卷子上漂亮的分数,还得有相当比例的当义工或者志愿者的经验,有打工的经验,有艺术或者体育特长,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你有没有爱心,是否做过慈善或公益性质的工作。记得1994年普利策获奖作品《饥饿的苏丹》,自由摄影师凯文-卡特所拍摄的图片上一个奄奄一息的黑人小女孩,她的背后是一头等着小女孩死亡的秃鹰。这张照片震撼了全世界,西方国家和人民因为这种照片的发表而开始了解苏丹的疾苦,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去拯救这个国家和他们的儿童。但这张照片也引发了极大的新闻价值与道德伦理的大讨论,摄影师凯文眼看秃鹰在小女孩头顶盘旋了20分钟才拍下这张照片,同时因为无法说出女孩最终的下落而遭到非常激烈的道德谴责,以致照片发表后不久他便自杀了。由此可知,西方人在道德价值观上所抱持的生命至上,关爱弱小的态度,是如此强硬。

为此美国的高中生不会光埋头于课本,他们做各种课外的研究和调查,去做一些帮助贫困地区或儿童的慈善报告,去自然保护区当义工照顾小动物等等。美国的教会和学校一般都有一些非洲贫困儿童领养计划,让孩子和家长领养非洲儿童。这种领养不是带到家里来,而是让孩子每月用自己的零花钱取出一部分,比如20或者30美元,支付给远在非洲的某个特定儿童,这笔在美国为数很少的钱,却足以支持一个非洲儿童一个月的饮食和学习所需。为此,在美国,如果有一个孩子告诉你他领养了一个或者多个非洲孩子,这一点都不奇怪。在美国呆过的人可能都有这种感受,为什么美国人那么擅长演讲,他们可以抓住一个主题,很快就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像我先生曾经在一个公司里做科研,他说大多数中国科研技术人才,在公司里多是可以做出很好的成果,却很难在众目睽睽之下表述出来。而相反公司里有一些美国小伙子同在团队里,他们对研发基本上只知皮毛,却能够把整个队伍的各种策划,目标,成果等系统有序地表达出来,站在台上是那样的自在自信,似乎这个项目是他一手做出来的一样。这里面虽然有语言的因素,但其实更多的是教育的因素。中国教育重视读写,大学被称为象牙塔,只要读好书没有其他太大的压力,一般人读完博士会有很强的研发能力,却因为长期埋头读书或做实验而变得不善于表达。而美国人在受教育工程中便一路摸爬滚打,他们在高中时期,可能就已经站在台上挥着拳头演说,呼吁环保事业的建设,呼吁善待海洋动物等等。而这些,都可能成为他日后跨进大学校园和社会的通行证。

而美国社会对于人才的定义也不一样,他们不以入大学来作为人才的衡量标准。记得我们曾经去参观过一个玻璃制品作坊,那里生产非常精美的玻璃制品,销售至一些酒店或者饭店作为装饰物。玻璃制品作坊的老板非常平易近人,聊起他的创业史时,他说他上高中时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当医生或者律师,但他自己不想上大学,每天都窝在房间里摆弄他的玻璃器皿。后来他的父母没有强迫他,他自己弄了一个小店自己设计并手工制作玻璃花饰,小店越做越大,现在有非常多的酒店都使用他们设计制作的产品。因为是做自己热爱的事业,他觉得很有成就感,也觉得生活很美好,他说难以想象如果他真的去当了医生或者律师,估计会每天都郁郁寡欢。

为此,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去强迫孩子去做他们不真心热爱的事,才能保留他们对生活的激情。而人对某样事物充满了爱与激情的话,那他自发的内在力量就可以促进他去做好。但当然我们作为父母也都希望孩子有更好的未来,做什么职业无所谓,但至少得有一技之长吧。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便应该去挖掘孩子的天性和优势,通过不断的观察和尝试,去找到适合孩子的方向,为他提供一些条件去发挥和完善他的优势。很多人都以为美国的孩子小学只上半天课很轻松,也不需要上什么辅导班之类的。其实并不准确。美国公立学校实施半日制,另一个半日的时间,其实就是留给孩子自己发挥的。他们可以自由玩耍,可以去参加各种感兴趣的辅导课程,这些课程一般都是艺术活体育类课程。我觉得孩子十岁以前就是父母在对孩子的天赋优势不断观察发掘并培养的过程,而到十岁以后基本上让孩子选定方向,自主学习,或者有目的性地培养。在特长培养这件事时我曾经做过很多尝试,我儿子宽宽现在还没满六岁,但他去玩过滑冰,玩过国际象棋,学过音律,学了钢琴,学过画画。每一种尝试我都能看见孩子在里面投入的兴趣有多少,如果兴趣实在不大,我们就一律放弃。他对钢琴的兴趣从小就显露,而如今学会一些曲子,他会在每天饭后自己有事没事地跑到钢琴那弹一会,于是我们才开始用心培养,宽宽爸爸自己也开始学习钢琴,就为了陪孩子练琴。而画画却是他自己要求学习,我本来觉得孩子还小不应该去学画画破坏他画画的天性和创意,但孩子一再要求,我也就支持他了。相信能有一两项拿手本领,孩子将来在社交上会更有自信,不至于对生活厌倦或失落。

我认为现在放养的观念中只让孩子玩,不需要学习任何技能,这对于孩子来说是比较危险的。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一个富裕家庭实施放养教育,让孩子只管玩,学校功课不用在乎,反正长大了就出国,孩子在中国觉得自己学习不行没有自信,爸爸说去美国就好了,美国人不在乎学习成绩。后来到中学时送到美国来,结果孩子看到美国孩子一般都有几项拿手本领,钢琴小提琴,击剑马术,篮球橄榄球等等,且个个是演说高手,这孩子什么都不会,根本没法跟美国孩子聊到一块去。于是他打电话给老爸哭诉,为什么在中国不行,到了不重视学业的美国也不行。

实际上,无论在哪里,绝对放任的童年,到成年后没有半点特长的话,孩子也是会比较痛苦的。美国有一种放养理论,但前提不是不培养,而是要根据孩子兴趣爱好来培养。且不以父母的意志来强迫去取得某种级别或成绩。也有部分完全不培养孩子的家庭,但孩子成年后常常会说,如果父母在他们小时候能对他们狠心一点点或许对自己更好。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常常会过分地要求孩子,我们在育儿上的各种问题,原因往往是我们所看到的跟我们所期望的不一样。当父母的很容易认为孩子应该就是自己最好的作品,在孩子身上我们投射了很多的爱和期望,我们都想让孩子变成我们所喜爱的样子。为此,当孩子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期望时,我们可能会很沮丧,认为自己很失败觉得自己不是称职的父母。我曾经因为自己无故向孩子发了一通脾气,就觉得非常沮丧,责问自己为什么懂那么多的育儿理论,在关键时刻还是会任由自己的情绪随意爆发。这是因为我有时候会潜意识地要求自己去做一个完美的父母,而实际上,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和物,我们学习如何做好父母,也需要从不断犯错中成长和进步。而孩子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脆弱,不会因为我们偶尔一两次的犯错就记恨我们。相反,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过于完美,从来没有让孩子看见发怒的真实的父母,或许对于孩子对界限的试探也是有损无益的。

作为父母,我们不用要求自己完美,但要求自己努力。努力做到最好的状态,努力让自己知道的育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同样道理,我们也不能要求孩子完美,不需要孩子每次都考高分,不需要孩子各个方面都优秀,不要求孩子不犯错误。但是,我们得要求孩子努力,只要决定去做一件事,不要求做到最好,但一定要付出最大的努力,犯错也好,失败也好,只要曾经努力过了,就会有收获。

记得我看美国蔡美儿写的《虎妈战歌》,蔡美儿作为华人二代,在美国土生土长,按她所接受的教育,其实她不能称自己是中国人。她的书受到众多争议,是因为她把她的虎妈教育方式归结为中国式的教育方式,为此受到西方国家争议和批评。而实际上,在我看来,她的教育方式其实可以代表美国中产阶级以上群体的一种教育理念,就是要求孩子既然做出了选择,就得为之努力。她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愿意花高价为女儿聘请著名的小提琴名师,不惜每周带女儿跑一次单程三小时的车程去上一次课。她的女儿目睹她的一切努力,为此她们也都很努力。只是最终小女儿在叛逆期要挣脱母亲的束缚,毅然在成为首席小提琴手时放弃了音乐而重新选择去学网球。追求完美的虎妈蔡美儿为此很失落,但她在哭着跑了几条大街以后,还是接受了她女儿的放弃,并为她请了网球教练。她的女儿在长期目睹母亲为自己音乐之路的努力中,已经继承了她的坚韧精神,在网球领域又掀起了一股风潮。

虎妈蔡美儿被西方媒体谴责较多的一个场景是她的女儿给她做了一张生日卡,她认为女儿做得太差把生日卡丢回去要求女儿重做。因为在西方人对待儿童的态度中,孩子即便胡乱涂鸦一番送给你,可能都会获得大大的感恩和称赞,当然这无可厚非。只是看过《虎妈战歌》的人才会知道,那张生日卡是出自已经是大孩子的女儿之手,而不是一个尚未认字的婴儿。蔡美儿把生日卡退回去给女儿后,说:“我为你们的音乐教育努力工作奔波各地,我每年为你们操办生日派对,而在我生日的时候,你只给我一张用20秒就可以做好的生日卡?”个中滋味相信我们做父母的看了后都会懂,其实这件事蔡美儿给她的女儿上了一节很好的感恩教育课,我们作为父母不要求孩子回报,也没有想过要从孩子身上索取什么,但教育孩子懂得感恩,这是我们必须态度强硬的。而看看我们周围,那些为孩子做牛做马,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不需要孩子做任何努力作为回报的,孩子通常都难有感恩之心,且容易认为从父母手中所得一切都理所应当,并想尽办法索取。我们不要求孩子给我们一张完美的卡片,但至少这张卡片里得有她们努力的结果,是她们尽心尽力用她们的感激和爱做出来的。

我们常说父母要以身作则,我们不需要去做一个完美的父母,但我们需要做坚韧的父母。孩子会感受到我们对待人事的力量,并且内化为他自己的品格。大家试着去回忆一下,你的父母是否曾经很努力,供你上大学,为给你一个好的生活默默承受着生活的不容易。而当你成为父母后偶尔的那么一天,你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自己的父母,也在为你的孩子做着同样的事情。为此,我们不需要对孩子的未来有过多的忧虑,因为只要我们做好了自己,我们给予孩子爱,也教会孩子爱人,那么我们的孩子终有一天也会成为有着跟我们同样价值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