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谚曰:“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廿四节气之一的惊蛰。据说经过冬眠的龙,到了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所以古人称农历二月初二为春龙节,又叫龙头节或青龙节。 故这一天人们便到江河水畔祭龙神。

在民间农历二月初二,象征着天上主管云雨的龙抬头的日子,此后雨水会逐渐增多,预示着这一年的好收成。民间谚语有“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之说,还把二月初二定为“春龙节”。

关于“二月二”由来的传说:

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传说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相传当初武则天自我称帝,惹怒了玉皇大帝,遂降旨龙王三年不许下雨。龙王不忍人间遭难,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皇大帝将龙王拿下天宫,压在大山下。黎民百姓感激龙王之恩,天天为龙王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农历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

二月二的食俗:

由此可见,在古代的中国“二月二”对于老百姓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尤其是在农村。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家家户户就会准备好各种跟“龙”有关的吃食。以此来祈求神龙赐福于人间,并且保佑这一年都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其中最为重要也是常见的几种吃食包括有:“龙鳞”、“龙须”、“龙眼”、“龙耳”和“龙子”等等。

普通人家在这一天要吃面条、春饼、爆玉米花、猪头肉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与龙有关,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吃春饼:

吃春饼叫做“吃龙鳞”是很形象的,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龙鳞。春饼有韧性,内卷很多菜。如酱肉、肘子、熏鸡、酱鸭等,用刀切成细丝,配几种家常炒菜如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一起卷进春饼里,蘸着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面酱吃,真是鲜香爽口。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热热乎乎,欢欢乐乐。

二月二习俗:

二月二在东北: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吃猪头肉、理发、放鞭炮。

二月二在西北:甘肃岷县等地有吃炒豆子的习惯,表示每年春天的开始,岷县的二月二会,前来浪会的人们买大黄梨拿回家孝敬老人,故“二月二”庙会又称“黄梨会”。

二月二在河北:农村早起有挑龙蛋的风俗,天还没有亮的时候,男主人用水桶从村里的水井里打水,相传二月二的水井里会有龙蛋,挑回家里以求风调雨顺,取吉祥之意。

福建福州:二月二这天,福州人不吃糖粥,改吃咸粥。

在山东:这个节日是春节后的一个重大节日,特别是汶上县南站镇在这天还是闻名中外的土地庙子骡马大会,远在新疆、内蒙的提前赶着牲畜来赶会,全国各地的客商都来参加这个物质交流大会。

还有吃炒豆子(这种炒豆子被当地人成为“料豆”,又称“蝎子爪”。其中,料豆,指黑豆、黄豆或花生等,一般煮熟或炒熟,也说料豆子。 每年农历二月二在一些北方地区,像西北、山东等地有吃炒豆子的习俗,表示每年春天的开始。)的习惯,而且,妇女也不能动针线,怕伤了龙的眼睛。过了二月二,农民就开始忙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