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当奥林匹克体育馆帽盔式的庞大建筑进入我们眼帘的时候,稍微冲散了些未能参观到圣母大教堂的遗憾。上面的视频里拍下了这组镜头。



记得2001年我们刚移民到多伦多那会,多伦多和北京一样都是奥运的申办国,北京那边全中国人民鼎立支持,多伦多这边可没有那么齐心,支持的不支持的看热闹的众说纷纭,大家都在议论到底要不要申办奥运。加拿大人之所以会这样,全是让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给闹腾的。想当年,蒙特利尔击败众多申办国成功获得了奥运会的主办权,当时全市乃至全加拿大人民欢欣鼓舞,但是当奥运会结束之后,人们却怨声载道,因为奥运会让他们背负上了长达30年的还债之路。

开奥运得要有主办场地,北京建的是“鸟巢”,当初蒙特利尔建的是“头盔”和世界最高斜塔――蒙特利尔塔。1970年为修这两座建筑所作的预算是1.2亿,然而一修起来,才发现那点钱根本不够用。后来又发生了建筑工人大罢工,罢工不仅使奥林匹克馆在1976年奥运会召开时未能及时完工(最后真正的竣工是在奥运会结束14年之后),而且使经费不断攀升。此外,当初斜塔高达45度的设计有问题,两次倒塌,两次重修,这又使经费上升。更雪上加霜的是,蒙利利尔人为了在建筑材料上追求完美,用了一种非常昂贵的外墙装饰材料,然而这种材料却经不起蒙特利尔寒冬的考验,这又需要更多的钱来维修。焦头烂额的事一起涌来,蒙特利尔最终一清算,1976年的奥运共花了近15亿,整整多出十倍。难怪当时的蒙市市长说“举办奥运会比男人生孩子还花钱”。15亿美元的债务落在了蒙特利尔人身上,其实,绝大多数最终都落在了烟民的头上,魁北克省出台了特殊的烟税政策,香烟的税收力度大幅增加,这一收就是30年。2006年,当他们付掉了最后一笔账后,蒙特利尔的天空都似乎变得格外晴朗。

这就是世界最高斜塔――蒙特利尔塔,该塔高约175米,倾斜度高达45度(著名的比萨斜塔倾斜度也只有5度),是世界上第一高的斜塔,也是世界上倾斜度最高的斜塔。

到了奥林匹克体育馆,怎么也要感受一下从塔底搭乘缆车沿着45度斜角到达塔顶的感觉,只用2分钟,我们就到达了展望台,那天刚好天气晴朗,可以远眺80公里之外的景色,不论是圣罗伦斯河(St Lawrence River)的宁静美丽还是市中心摩天大楼的雄伟壮观,一切均可尽收眼底。上面的视频中就有这组镜头。

从塔顶乘坐缆车下来的时候,一个高大的像是帆船一样的建筑展现在我们眼前,那就是奥运村,1976年奥运的时候,所有的运动员教练员都住在那里。奥运结束后,那里变成了公寓。知道公寓是怎么收房租的吗?根据居住在那个房间的运动员夺金银铜牌的情况来收取,夺金牌的运动员住过的房间其房租就贵些,这就叫名人效应,据说这招还挺好用。

设计成头盔样式的奥林匹克体育馆在1976年奥运的时候所举办的赛事还真和头盔有关,那就是自行车比赛,现在修建成自然生态博物馆(Biodome de Montreal)。这里分成四个生态系统欧:热带雨林、加拿大落叶阔叶林、东部海洋地带和南北极地圈,有超过4000只的动物和5000棵植物,世界是最大的老鼠、金丝猴、鄂鱼、企鹅等几千只鸟类、鱼类以及陆地动物在这与自然界毫无差别的人造环境中生活得怡然自得。自然生态博物馆亦是对孩子进行生物植物教育的好场所,馆外停了许多校车,拉来了一车车的学生,甚至还吸引了幼儿园的小朋友来参观。在进门参观的时候,我们还被一群蒙特利尔的小学生围住,好奇地问我们这群黄皮肤黑眼睛的是不是从中国来的。在上面的视频里亦有许多镜头在此馆里拍摄的。






在蒙特利尔,我们还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凡是挂有魁北克省车牌的车上,都只在车后挂一个车牌,车前没有车牌。


这是车前面,没有车牌


这是车后面,有车牌


一问导游在知道,由于1976年的奥运,其实全魁省的省民都在帮着还债,政府为了感谢老百姓们的贡献,在申请车牌时,免除了一个车牌的钱。另外,不知你们是否看到,在魁省的车牌下面还有一句口号:Je Me Souviens,翻译成英文就是“I remember”,这句话是魁北克省的官方座右铭,除了在车牌上出现外,还出现在魁省的省徽上。


魁省省徽


有关这句话的含义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非官方的一种说法是,这句话来源于:Je me souviens que né sous le lys, je crois sous la rose(I remember that born under the lily, I grew under the rose),中文意思是“我出生于百合花下,成长于玫瑰花旁”,其中lily百合花是法国的象征,而玫瑰是英国的象征。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句话代表着“I remember my French history and heritage”(我会记住法国的历史和遗产),更有甚者还认为,这句话代表着“I remember what the English did to the French”(我会记住英国人对法国人干了些什么),这是指18世纪时英法之间的历经七年的战争,法国战败后所带来的耻辱(详情见《加东三日游记-蒙特利尔篇(上)》)。

(续)

相关文章:

加东三日游记之一-Kingston篇

加东三日游记之二-Ottawa渥太华篇

加东三日游记之三-蒙特利尔篇(上)

加东三日游记之四-蒙特利尔篇(下)

加东三日游记之五-魁北克篇

加东三日游记之六-千岛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