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原创:香薷/大伦育儿说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uf7KjVJv-m-VmUg9m7HnqA

如果我说茄子与中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家或许会有些困惑,毕竟,药店中还是买不到茄子的。但优秀的茄子,它就像水果中的雪梨、蜜桃一样,如果用得好用得巧,它就是孩子的“生长素”,妈妈的“皲裂贴”,是一个亲民又好用的“小帮手”。

古时人们常用干茄治疟疾,故茄又被称为“草鳖甲”,因为茄子会像“鳖甲”一样能够缓解往来寒热的疟疾之苦。

茄子又名“落苏”,有人说此名与五代十国时,钱鏐割据钱塘之时,避讳跛足之子有关。而我始终不愿意相信这美丽如落苏般的名字是源自如此冰冷的理由。也就是这样想着想着,一次偶然的翻书机会,居然在《食疗本草》中发现了“落苏”之名的又一层含义。

《食疗本草》的成书年代是在唐代天宝年间,是早于五代十国钱鏐割据钱塘之时的,也就是说茄子早在唐代时就已经被称为落苏了,那这又是怎样的故事呢?

其实,“落苏”之名实为“酪酥”之谐音,犹如酒之“屠苏”与“屠酥”是一样的道理。因为古人认为经过烹饪后的茄子会有“酪酥”般的香酥美味,故叫的多了也就成了茄子的“昵称”,而之所以会有避讳之说流传下来呢,我想一方面是有古代典籍佐证,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吴侬软语的温柔乡里本就不缺中式的浪漫,选择更含宠溺的落苏之名也是情理之中吧。

茄子

茄子,味甘,性微寒,归胃、大肠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止血、消肿止痛、通利大便之功。日常便秘的老人孩子可以多食茄子,有痔疮出血、便血问题之人也可以选择茄子,而且茄子能够消肿止痛,还是一个能够缓解皲裂、冻疮、口腔溃疡之物。

1、口腔溃疡

大人口腔溃疡时,我们能够吃些水果,用些西瓜霜、口腔溃疡散、锡类散等外敷,或者喝些引火汤、导赤散等等就能够方便调理。但这些溃疡起到孩子身上就很难办,孩子怕疼、怕苦,很多调理的办法都很难在孩子身上实现,而且看着孩子每天不爱吃饭的状态,妈妈们还会更焦虑。

因为,我也遇到过类似的困境,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后来,我总结了一下在我家孩子小的时候比较容易实现的办法。一方面让孩子吃些刺激性小的,甘味重而维生素C含量有高的水果,比如草莓,石榴、荔枝,另一方面还会给孩子准备一些三豆乌梅白糖汤、柿霜(柿子上的霜,类似西瓜霜的生成方式)、朱玉二宝粥之类的生津退热的汤水,以防溃疡复发。

除此之外,如果家中的孩子年龄稍大些,配合度好一些,那还有一种办法,就是老茄子的蒂,这种东西网上能够买到直接晒干的,就叫“茄子蒂”,也可以自习选老茄子取蒂,晾晒,然后将茄蒂洗净切碎烤干,用研好的粉末,敷于溃疡的皮肤黏膜处,消肿止痛,有助于溃疡愈合。而且,也可以在孩子的日常食谱中多加些含有茄子的菜谱,因为它真的对于易发溃疡的体质很友好。


2、皲裂、出血

在很多地区,老一辈人都会用干茄子研末外敷,治乳房皲裂、手足冻疮,这种方法简单好用,尤其对于产后哺乳期的妈妈们也不会有影响哺乳的担忧。

但这种民间的方法真的有科学道理吗?

还真有,茄子种富含一种我们不常提到的维生素P。100克紫茄中的含量竟高达720mg以上,这样的含量不仅在蔬菜中属出类拔萃,就是一般水果也望尘莫及。而这个维生素P是现代医学眼中的“止血小能手”,它能增强人体细胞间的粘着力,改善微细血管脆性,防止小血管出血,这也是为什么古代中医会在一众果蔬中选择茄子治皲裂的原因之一了。

而且,茄子的这一能力也常常被应用于血热便血、痔疮出血的日常调理之中,所以,如若家中有产后痔疮出血的妈妈,经常流鼻血的宝宝,是可以在菜谱中适当增加一些茄子占比的。

3、元素小宝库

给孩子们多吃些茄子,其实,还有一个好处,因为它还是铁元素、铜元素、锰元素的宝库。

由于中式菜谱的部分局限,其实,很多孕妇和孩子都会遇到缺铁性贫血的问题,那应该如何补铁呢?肉蛋奶是一种办法,但现在的孩子中有过敏问题的也很多,所以,多食用一些富含铁元素的果蔬也很重要,茄子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如果想要补铁,那就选绿皮的茄子,铁元素更高一些),因为它不仅铁元素含量高,还含有以维持机体造血、促进结缔组织和黑色素形成、以及保护机体细胞免受超氧化阴离子的损伤的铜元素和锰元素。而如果只是想要补铁,那就选绿皮的茄子,铁元素会更高一些。

东北人粗狂直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枕水而居的江南人家则不同,她们能够看到“带刺茄子”背后如“酪酥”般的浪漫。我喜欢这样的浪漫,但我更喜欢中医,因为它能够将升华后的美好再次融入平凡生活,去解决藏在身边的烦恼。